自然人之間借款時,一般會口頭約定還款的期限,在出具借條時,有時會將還款期限寫明,有時則不會寫明具體的還款期限。個人之間借款的不規范往往導致追債難的問題,那么,追討借款的風險包括哪些?為了避免相關的風險,追討借款應注意什么?看完下面的介紹您就清楚了。
一、追討借款的風險包括哪些
借款到期后,出借人要及時催要借款,但在很多情況下,借款人都無法按照雙方的約定按時一次性歸還借款,在這過程中出借人可能會多次催要,遠遠超過兩年的時間。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借款的訴訟時效為普通時效,即兩年。自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被侵害之日(指借條上寫明的歸還日期,或者前一次催要之日)開始計算,超過兩年的,即喪失了勝訴權,債權便不會得到法律上的保護。出借人通常是以口頭或電話方式催要,一般都不會注意保留曾催要使訴訟時效中斷的證據,這樣在提起訴訟要求對方還款時,往往會因為借款已經超過訴訟而得不到償還。
二、追討借款應注意什么
借款到期后,出借人一定要在兩年內及時催要,且以后每次催要的時間間隔不能超過兩年。在催要時盡量出具書面的催款資料,并讓借款人在資料上簽字確認,或者采用錄音的方式保留催要的證據,數額較大時也可選擇公證方式保留證據,這樣享有的債權才不會超過法定的訴訟時效。
如果對方并不抵賴,而只是以種種借口拖延還款,那么就可以與其簽訂還款協議,明確還款的方式和期限。如果可能的話,還可以和對方約定如果到期不還的話,可以申請法院就債務人的財產強制執行,并經過公證。如果有了公證的還款協議,一旦到期,債權人就可以依據協議直接請求法院強制執行,免去大量煩瑣的訴訟程序,節約時間和金錢。
希望對出借人追討債務有所幫助。現實生活中,有一部分債務因為復雜的原因不具備合法討債的條件。對于此類債務債權人在討債過程中更要注意方式方法,務必要對自己的行為心中有數,在請人幫助討債時更要控制局面而不能失控。如果對法律規定不是很了解,最好事先咨詢一下律師,免得討債無能反受法律制裁。
借款糾紛中,借款證據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借款時未約定利息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貧困戶子女贍養的義務能否免除
2020-12-26外國人可以自行申請專利嗎
2021-01-04商標被侵權了怎么辦
2020-11-15事實收養關系的認定
2020-11-28農村家庭贍養協議怎樣寫
2020-11-08勞動法工傷誤工費
2020-12-01單憑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立案嗎
2021-03-17技術開發合同要約定有效期限嗎
2020-12-31擔保合同約定不明確該如何擔責
2021-01-06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購房定金可以退嗎,怎么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1-20春季要如何購房
2021-01-02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提前半個月辭職合法嗎
2021-03-10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保險經紀人是什么呢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