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一些充滿新意的政策舉動可以發現,中國的央行票據正從短期性、權宜性和補充性的政策工具向為長期性、常規性和主要性的政策工具延變。
央行票據的再次起勢始于2004年12月,充滿新意的政策舉動集中表現在:一是2004年12月9日,央行首發3年期票據,突破了央行票據是短期性工具的概念;二是2004年12月28日,央行首發遠期票據,既豐富了央行票據的品種類型,也深挖了央行票據的價格功能;三是2005年1月4日,央行首次公布央行票據發行時間表,央行票據被確定為公開市場操作的常規性工具;四是2005年1月10日-1月15日,央行票據單周凈回籠資金量1000億元,創單周凈回籠資金量新高;單周發行央行票據1300億元,創單周央行票據發行最高紀錄。
中國央行票據的創新變革和積極作為對于市場主體都有著積極意義:
1.央行票據將承載更多的政策功能
在中國2004年宏觀調控取得成效之后,宏觀調控方式回歸市場化已是必然。公開市場操作以其靈活性、微調性和適應性等特點在貨幣調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將突顯出來,作為公開市場上最主要操作載體的央行票據也將更多地承載政策功能。央行票據將不再局限于為公開市場操作提供工具,緩解外幣占款對沖壓力,而是在調控貨幣供應量、抑制信貸投放總量、鎖定市場流動性、穩定市場利率走勢等方面都將發揮積極作用。比如央行在1月10日-1月15日期間通過央行票據回籠基礎貨幣1000億元,量級相當于央行提高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比率0.5個百分點,在乘數效應的作用下,還將使金融機構減少4000億元的信貸投放能力。此舉既回籠了市場過多的流動性,抑止了市場利率的過度下跌,兼顧了央行票據集中到期兌付的資金準備,又增強了央行對M2、貨幣供應量和信貸投放總量的調控力度,其中的政策涵意可謂多多。
2.央行票據將成為央行宏觀調控最主要的操作載體之一
在西方貨幣調控實踐中,公開市場操作是最繁頻、最常規性的調控工具,其操作頻率和數量遠遠超過其他政策工具,中國也是如此。在2005年伊始,央行即以公開市場1號公告的形式公布了央行票據發行時間表:每周二和四分別固定滾動發行3個月期和1年期央行票據,周四不固定發行3年期央行票據,其他期限品種發行時間不固定。此舉既以制度形式確定了央行票據在公開市場操作中的地位,又明細規定了央行票據期限品種在公開市場操作中的運用。聯系到央行票據品種的創新,功能的豐富,發行量的擴容等,可以判斷,央行票據將成為央行宏觀調控最主要的操作載體之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三懷孕生下孩子算重婚罪嗎
2021-03-20房東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租房合同
2021-01-10審判監督庭有權嗎
2020-12-11執行立案說明已經在執行了嗎
2021-01-18學校承擔校外學生受害責任嗎
2021-02-10公司注銷勞動合同是否自動終止
2020-12-28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2)
2021-03-04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交通事故同等責任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28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土地轉讓的補償有哪些
2020-12-13棚戶區改造,應該怎么賠償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