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的抗辯權,是基于合同法,甲乙雙方之間存在的抗辯權。但是,抗辯權并不僅僅存在于合同的甲乙方。若是債務關系中,在簽訂合同時,存在擔保人。那么,在訴訟案件中,擔保人也擁有抗辯權。擔保人的抗辯權有哪些分類呢?接下來,365律師將和大家分享連帶責任擔保人抗辯權分類。
連帶責任保證人的抗辯權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基于主合同享有的抗辯權、基于保證合同享有的抗辯權、專屬抗辯權。
1、基于主合同享有的抗辯權。
在提供連帶責任保證的主合同履行期屆至時,主債務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可以直接要求連帶責任保證人代為履行,承擔保證責任。連帶責任保證人的保證責任的從屬性、替代性,決定了連帶責任保證人在承擔主合同義務的同時,也應當享有主合同的權利。主債務人享有的抗辯權,連帶責任保證人也應當享有。
(1)主合同無效的抗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5條第1款的規定,當主合同無效時,擔保合同也無效,連帶責任保證人可以此為由向債權人提出抗辯,不承擔擔保責任。但應當注意的是,免除擔保責任并不意味著沒有其他法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5條第2款同時規定:“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定:“主合同無效而導致擔保合同無效,擔保人無過錯的,擔保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擔保人有過錯的,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部分,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三分之一。”這就表明,當主合同無效時,只有連帶責任保證人無過錯的,連帶責任保證人才能完全免責;如果連帶責任保證人對主合同無效負有過錯的,也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當然,并不能因為即使免除保證責任仍要承擔民事責任而不行使主合同無效的抗辯權,畢竟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也比承擔連帶保證的責任小許多。
(2)債權未發生的抗辯。
主合同雖然簽訂,但由于特殊原因而沒有實際履行,債權并未實際發生。在這種情況下,連帶責任保證人自然可以拒絕債權人無中生有的履行保證責任的請求。
(3)債權抵銷的抗辯。
抵銷是使債消滅的一種方式,是指在債的關系中,合同雙方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任何一方均可以將其享有對方的債權充當債務的清償,從而使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在對等額度內相互消滅。當主債務人對債權人享有他項債權時,連帶責任保證人可以要求以主債務人的債權抵銷債權人的相應等值的債權。保證人在行使抵銷抗辯權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事項:A必須是主合同雙方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如果一方債務未到清償期,另一方不能以自己的債務用作抵銷。B主合同雙方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應當相同。C主合同雙方當事人用以抵銷的債務必須是合法有效的。
(4)超過訴訟時效的抗辯。
主合同債務已逾訴訟時效,債權人就喪失了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勝訴權,無法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強制債務人履行債務。因此,連帶責任保證人可以債權超過訴訟時效為由在債權人要求債權時提出抗辯,拒絕承擔保證責任。
(5)同時履行抗辯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66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根據上述規定,如果主合同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互負同時履行的債務,當債權人未依合同約定履行其義務時,債務人有權拒絕債權人的履行請求,同樣,連帶責任保證人也可以此理由提出抗辯。
(6)先履行抗辯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67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規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根據上述規定,如果主合同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互負債務,而且債權人履行債務的順序在前。當債權人未依合同約定先履行其義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合同約定時,債務人有權拒絕債權人的履行請求,同樣,連帶責任保證人也可以此理由提出抗辯。
(7)不安抗辯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68條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三)喪失商業信譽;(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根據上述規定,如果主合同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互負債務,雖然債務人應當先履行債務,但如果債務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存在債權人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其債務能力的法定情形時,可以中止履行其債務,同樣,連帶責任保證人也可以此理由提出抗辯,延緩承擔保證責任。
(8)撤銷抗辯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54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根據上述規定,當主合同存在上述法定撤銷事由時,債務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撤銷,連帶責任保證人也可以此理由提出抗辯。
2、基于保證合同享有的抗辯權。
(1)保證合同無效的抗辯。
保證合同無效的原因除主合同無效外,還會因保證合同自身的原因導致無效:
A保證人主體資格不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8、9、10條規定國家機關,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企業法人的職能部門以及未經法人書面授權的企業法人分支機構均不得為保證人。上述單位若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該保證合同依法無效,連帶責任保證人也就不承擔保證責任。但應當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條規定:“主合同有效而擔保合同無效,債權人無過錯的,擔保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債權人的經濟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債權人、擔保人有過錯的,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部分,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二分之一。” 這就表明,當保證合同無效時,連帶責任保證人的保證責任可以免除,但相應的民事責任并不能免除。當然,同樣不能因為即使免除保證責任仍要承擔民事責任而不行使保證合同無效的抗辯權,畢竟在債權人也有過錯的情況下,保證人承擔的民事責任也比承擔連帶保證的責任小許多。
B連帶責任保證人所提供的保證違背其真實意思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30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0條的規定,當出現下列情形之一時,連帶責任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一)主合同當事人雙方串通,騙取保證人提供保證的;
(二)主合同債權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
(三)主合同債務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并且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欺詐、脅迫事實的。
(2)超保證期間的抗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的規定,連帶責任保證期間有二種形式,一是約定期間,即保證合同中協議確定的保證期間,時間可長可短;二是法定期間,即在保證合同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的情況下由法律規定的強制適用的保證期間,現行法律規定為主債務人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保證期間的設立,在于明確保證責任有效存續時間,同時明確債權人按照法定方式向連帶責任保證人行使權利的起止時間。如果債權人未在約定保證期間或者法定保證期間內按照法定方式向連帶責任保證人行使權利,連帶保證責任人有權依法提出抗辯,免除其保證責任。
3、專屬抗辯權。
(1)未經連帶責任保證人同意轉讓主債務的抗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23條的規定,在未取得連帶責任保證人書面同意的情況下,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債務的,保證人可以未經其同意為由提出抗辯,拒絕承擔保證責任。應當注意的是,如果債權人在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情況下僅是許可債務人轉讓部分債務的,保證人仍應當對未轉讓部分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另外,保證合同也可以約定保證人不享有上述抗辯權。
(2)未經連帶責任保證人同意變更主合同的抗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24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0條的規定,保證期間,債權人與債務人在未經連帶責任保證人同意的情況下對主合同數量、價款、幣種、利率等內容作了變動,如果該變動減輕了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仍應當對變更后的合同承擔保證責任。如果加重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只能對加重部分提出抗辯。如果債權人與債務人在未經保證人同意的情況下對主合同履行期限作了變動,保證人只能對變動后的履行期限提出抗辯,要求按原合同約定的期間或者法律規定的期間承擔保證責任,而不是對整個債務的履行提出抗辯。另外,如果債權人與債務人協議變動主合同的內容并未實際履行的,保證人仍應當承擔保證責任。
(3)主債務人放棄物的擔保的抗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28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8條的規定,在同一債權既有連帶責任保證又有債務人提供的物的擔保的情況下,保證人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可以債權人放棄擔保物權為由提出抗辯。
(4)最高額保證人已通知債權人終止保證合同的抗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27條的規定,在提供最高額保證的情況下,如果沒有約定保證期間,連帶責任保證人可以隨時書面通知債權人終止保證合同。保證人可以對通知到過債權人之后發生的債權提出抗辯。
擔保人具有的抗辯權,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并不多見,常見的糾紛還是出現在甲乙雙方之間。在訴訟中,涉及到擔保人,連帶責任擔保人抗辯權分類?其分類主要為三個方面,前兩個都是基于合同而言的,一個是主合同,一個是擔保。最后一個是基于其本身而言。以上就是律霸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內容了。
擔保人干什么的,擔保人的責任有哪些
擔保合同無效擔保人還有法律責任嗎?
反擔保人能不能要求債務人再反擔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財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11股權轉讓價格等于注冊資金或實際出資嗎?
2021-02-21老字號被商標侵權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2-02投資公司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3美容產品欺騙消費者怎么辦
2021-02-16商業承兌背書人有追索權嗎
2021-02-02父母離婚的對子女的撫育費如何給付
2021-02-18贍養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1交通事故打官司流程
2021-03-21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20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鄰居間的土地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5青州律師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4房產贈與給兩個人怎么繳稅
2020-12-30辦理房產贈與必須雙方去現場嗎
2021-03-24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人身保險存在風險嗎
2021-03-06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