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合同法注重保護當事人的利益,如果在合同的實施時間內發生了什么問題,是有權利終止合同的執行的。它是民法中一個概念,主要存在于雙務合同中,在合同中,一方沒有給付的情況下,另外一個當事人可以拒絕。那么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成立要件是什么?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構成要件:
一、須有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根據在于雙務合同功能上的牽連性,因而它適用于雙務合同,
而不適用于單務合同和不真正的雙務合同。可主張同時履行抗辯的,系基于同一雙務合同而生的對待給付。如果雙方當事人的債務不是基于同一雙務合同而發生,即使在事實上有密切關系,也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因此,成立同時履行抗辯權,必須有雙方當事人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這一要件。
這里的債務,首先應為主給付義務。在從給付義務的履行與合同目的的實現具有密切關系時,也應認為它與主給付義務之間有牽連關系,產生同時履行抗辯權。 雙方互負的債務應具有對價關系。該對價關系不強調客觀上等值,只要雙方當事人主觀上認為等值即可。
二、須雙方互負的債務均已屆清償期
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旨在使雙方當事人所負的債務同時履行,所以,同時履行抗辯權只有雙方的債務同時屆期時,才能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如果一方當事人負有先履行的義務,就不由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管轄,而讓位于不安抗辯權或先履行抗辯權。
三、須對方未履行債務或未提出履行債務
原告向被告請求履行債務時,須自己已為履行或提出履行,否則,被告可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不過,原告未履行的債務或未提出履行的債務,與被告所負的債務無對價關系時,被告仍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原告的履行不適當時,被告可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但在原告已為部分履行,依其情形,被告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違背誠實信用原則時,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
四、須對方的對待給付是可能履行的
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旨在促使雙方當事人同時履行其債務。對方當事人的對待給付已不可能時,則同時履行的目的已不可能達到,不發生同時履行抗辯權問題,應由合同解除制度解決。
同時履行抗辯權存在的基礎在于雙務合同的牽連性。所謂雙務合同的牽連性,是指給付與對待給付具有不可分離的關系。可分為發生上的牽連性、存續上的牽連性和功能上的牽連性。所謂發生上的牽連性,是指一方的給付與對方的對待給付在發生上互相牽連.即一方的給付義務不發生時,對方的對待給付義務也不發生。所謂存續上的牽連性,是指雙務合同的一方當事人的債務因不可歸責于雙方當事人的事由致不能履行時,債務人免除給付義務,債權人亦免除對待給付義務。所謂功能上的牽連性,又稱履行上的牽連性,是指雙務合同的當事人一方所負給付與對方當事人所負對待給付互為前提,一方不履行其義務,對方原則上亦可不履行,只有如此,才能維持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同時履行抗辯權正是這種功能上的牽連性的反映。
主要內容就是雙方應該在合同中共負債務,其次兩者的債務都已屆清償期,然后需要雙方沒有履行債務或者沒有突出清償債務的,最后就是需要雙方的對待給付是有一定可能履行的,這就是構成的要件了。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數罪并罰的概念和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1-01-18個人房屋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2021-03-10醫療事故賠償死亡賠償金
2020-11-11法醫鑒定后抓人有效期
2021-02-28國家出資金融機構及其投資設立的機構依法享有什么權
2020-12-08非直系親屬能贈予嗎
2021-01-07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單位裁員怎么計算失業補償金
2020-12-14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雇主責任險是什么意思
2021-03-22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在什么情況下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會終止
2020-12-24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保險公司保證金退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0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