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
(2)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30戶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150戶以上的;
(3)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50萬元以上的。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包括兩種情況:
一是行為人不具有吸收存款的主體資格而吸收公眾存款的。
二是具有吸收存款的主體資格,但其采取的方法是違法的,如有的金融機構為了爭攬儲戶,違反中央銀行的利率規定,采用擅自提高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進行不正當競爭,嚴重破壞了國家的統一利率政策,擾亂金融秩序。
所謂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是指行為人通過存款名義以外的其他形式吸收公眾存款,從而達到吸收公眾存款目的的行為。如有單位未經批準擅自批準資金互相組織吸收公眾的存款,但并不按規定分配利潤,分配利息,而是以一定的利息進行支付的行為。對于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個人累計數額在20萬元以上、單位累計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公安機關就應當立案偵查。
本罪立案標準的第2項規定,“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30戶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150戶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這是以儲戶為單位對本罪立案標準進行量化。無論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時間的長短,只要個人累計吸收儲戶30戶以上、單位累計吸收儲戶在150戶以上的,公安機關就應當立案偵查。本罪立案標準的第3項規定,“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局直接經濟損失數額50萬元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
這里的“直接經濟損失”,是指給存款人造成的直接財產損毀、減少的實際價值,包括無法返還存款人的本金及同期銀行利息,不包括間接經濟損失。至于非法吸收存款時超過銀行同期利息的部分,由于存在不合法性,不應當計算在直接經濟損失之內。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標準的相關法律知識,文章在第二部分還為您介紹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兩種情況的詳細情況,您可以稍作了解,如果您的情況較為復雜,需要進行詳細的咨詢,律霸網將為您提供周全的律師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對非貨幣出資有哪些要求
2020-12-15散播公民隱私如何處理
2020-11-11中外合資銀行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0-12-02認購合同定金交了多久簽購房合同
2020-12-07違法判刑黨員開除黨籍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02租房合同最長多少年
2021-03-22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1-01-22婚禮上送花圈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2021-01-15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合同糾紛公司沒有錢怎么辦
2021-03-19不動產登記公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什么
2021-03-05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公司搬遷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3-09職工因工致殘如何調崗
2020-11-16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未取得駕照簽訂機動車意外險合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5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保險公司是否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得賠償主體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