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環境罪如何定罪,環境污染罪的認定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60條的規定,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涉嫌下列情形之一,應予立案追訴:
(一)致使公私財產損失三十萬元以上的;
(二)致使基本農田、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五畝以上,其他農用地十畝以上,其它土地二十畝以上基本功能喪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壞的;
(三)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四)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傷、十人以上輕傷,或者一人以上重傷并且五人以上輕傷的;
(五)致使傳染病發生、流行或者人員中毒達到《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Ⅲ級以上情形,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
(六)其他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的情形。
本條和本規定第六十二條規定的“公私財產損失”,包括污染環境直接造成的財產損毀、減少的實際價值,為防止污染擴散以及消除污染而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發生的費用。
認定
區分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與環境監管失職罪
兩罪同屬結果犯的范疇,都是由于其行為造成了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嚴重后果的發生,且主觀上都含有過失的罪過形式,個別情況下也存在著故意形態,但主要是間接故意。兩罪的主要區別是:
1、客體不同。本罪客體是國家環境保護和環境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屬于破壞環境資料的犯罪。而后罪侵犯的客體則為國家對環境保護工作的正常管理活動,屬于瀆職犯罪。
2、客觀方面不同。本罪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危險廢物,嚴重污染環境。而環境監管失職罪表現為環境保護部門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嚴重不負責任,從而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這種嚴重不負責任主要體現為濫用職權和玩忽職守,不盡職責的行為。
3、主體不同。本罪的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對自然人作為本罪的主體沒有限制條件,而后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負責環境保護監管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單位不構成該罪主體。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污染環境造成公私財產損失達到30萬以上的就應該進行立案呢,如果導致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50平米以上,或者導致幼苗死亡2500株以上,可能也是需要進行判刑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使探望權有什么原則,如何行使探望權
2020-11-29買賣合同糾紛判決多久生效
2020-12-16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法院立案需要戶籍證明嗎
2021-01-14按揭房能否再次擔保抵押
2021-02-03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購房定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12保密協議沒有保密費合法嗎
2021-01-18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海南省改制關閉破產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辦法
2020-12-12保險公司遲遲不給處理可以投訴嗎
2021-02-20離婚后保單受益人要更改嗎
2021-02-07保險到期出過車險事故沒處理完,換家保險可以嗎
2020-12-20負責保險業監督管理的主管部門是哪一個
2020-12-03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有什么條件
2020-12-18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和使用權
2021-03-26如何辦理土地轉讓手續是什么
2020-11-23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如何確定
2021-02-17郫縣農村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0-11-17農村拆遷安置房與經濟適用房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