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放在押人員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私放在押(包括在羈押場所和押解途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私自將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放走,或者授意、指使、強迫他人將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放走的;
2、偽造、變造有關法律文書,以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脫逃的;
3、為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通風報信、提供條件,幫助其脫逃的;
4、其他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行為。
最高人民檢突院《關于工人等非監管機關在約監管人員私放在押人員脫進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為依法辦理私放在押人員犯罪案件和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犯罪案件,對工人等非監管機關在編監管人員私放在押人員行為和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解釋如下:
工人等非監管機關在編監管人員在被監管機關聘用受委托履行監管職責的過程中私放在押人員的,應當依照刑法第四百條第一款的規定,以私放在押人員罪追究刑事責任;由于嚴重不負責任,致使在押人員脫逃,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依照刑法第四百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追究刑事責任。
私放在押人員罪認定
(一)區分私放在押人員罪與非罪的界限
在監管工作中,因警惕性不高、警戒不嚴、管理松懈而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脫逃的,或者由于工作粗枝大葉、疏忽大意而錯放嫌疑人、被告人、罪犯,這種情況一般屬于職務上的過錯,不構成犯罪,們是如果情節嚴重的,也可以玩忽職守罪論處。
(二)區分私放在押人員罪的既遂與未遂的界限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已經脫離了監管人或押解人監管的為既遂。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目的是為了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擺脫司法機關和監管人員的控制,逃避法律制裁。因此,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既遂與否,應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是否逃脫了監管機關和監管人員的控制為標準。如果是在監獄被私放的犯罪嫌疑人、被侍人、罪犯,雖已逃出監房,但在監獄的看管范圍內被抓獲的,屬于未遂;或者雖已逃出獄外,但被及時發覺,當場抓獲的,亦屬未遂。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私放在押人員罪是指私自將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放走,或者授意他人將在押的其放走的。如果有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條和欠條哪個更具有法律效力
2021-03-24醫護人員因公殉職如何認定
2021-01-07公司跨區變更地址程序是什么
2021-01-16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的認定
2021-03-08車禍傷殘鑒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2書面贈與協議與口頭贈與協議誰的效力更大
2021-01-13離婚賠償的條件與程序
2021-03-07駁回先予執行復議申請通知書還是裁定書
2021-01-27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代位繼承的哪些條件
2020-12-20無權代理合同是否可以繼續履行
2021-02-20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單位的工傷意外險能賠多少錢
2021-01-23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非法營運出事故保險賠嗎
2021-01-22保險合同解除有哪些方法
2020-11-16保險經紀公司存在的違法行為有哪些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