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經常會拾得一些東西,但是對于這些遺失物的處理很多人都是不太清楚的,雖然遺失物是我們所拾得,但是我們對于它并沒有所有權,需要根據國家法律物權法的規定,是上繳還是歸還,還是無主物呢,那么法律上怎樣界定遺失物呢?下面律霸小編將為您進行詳細的解答。
一、 遺失物的界定
遺失物是動產的所有人、占有人因主觀上疏忽或自然原因致失落它處而失去控制的物品。遺失物須滿足下列條件:1、須為動產。不動產如土地即使時間久遠致邊界不清也不構成遺失物。除一般動產外,有價證券、銀行存折及各種證書等也屬于動產范疇。2、須無人占有。遺失物在拾得前必須不為任何人占有。判斷占有是否喪失,應依社會一般觀念,根據具體情況,考察原占有人是否具有事實上控制該物的可能性。僅一時喪失對物的占有,并不能構成遺失。因此,占有的物品偶然進入他人地內、建筑物內,均不能構成遺失物。在自己房屋遺失的物品,不能視為遺失物。并且占有喪失必須具有確定性。無人占有是一種客觀狀態,與遺失人的主觀認識無關,因此即使失主知悉遺失物的下落,仍不妨礙遺失物的成立。3、須非無主物。遺失物占有的喪失非基于所有人之意。法學廣義上的遺失物包括同性質、同特征的漂流物和失散的飼養動物。
二、遺失物拾得行為的界定
遺失物拾得,指發現且實際占有該遺失物,是發現與占有兩者相結合的行為。發現是指認識物之所在,而占有是對物在事實上的支配管領能力。發現與占有缺一均不可構成拾得。需要注意的是,拾得并非一定以拾得人在物理上予以支配,依一般社會觀念即可。拾得遺失物為事實行為,拾得人有無行為能力在所不問。即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仍能成為拾得人。
拾得行為通常為無因管理行為,誠實拾得人以為他人利益之意思管理的,構成無因管理,不誠實之拾得人以為自己的利益拾得以及認為是無主物拾得的,不構成無因管理。法律對遺失物拾得的規定與無因管理多有不同,因此,無因管理的規定只有補充適用的余地。
拾得行為以合法為要件,不得違反法律規定。拾得人須為占有遺失物之人,但拾得行為也可以指示他人為之,而以發出指示的人為拾得人。若拾得行為由占有機關或占有輔助人為之,且在占有輔助關系范疇之內,則應以其所屬機關為拾得人,但若與所屬機關的指示無關,則系個人行為,由行為人為拾得人。同時有數人占有拾得物的,其數人為共同拾得人。
以上文章就是小編對于在法律上怎樣界定遺失物的相關問題的全部解答了。在生活中我們對遺失物和無主物常常分不清楚,對于拾得的東西該怎么處理,到底是占為己有還是上繳國家,對于這些問題在小編的文章之中已經明確提出來了,還想了解更多相關的知識歡迎咨詢律霸。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注銷工資未結清怎么辦
2020-12-27交通事故全責被訛怎么辦
2021-01-13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2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2-21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的依據是什么
2020-11-13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交通事故訴訟費保險公司會承擔嗎
2020-11-22怎么樣挑選給孩子的保險
2020-12-24保險經紀人經營業務是什么
2021-01-29土地承包經營權適用什么法律
2021-01-06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是什么意思
2021-02-13農村城鎮化改革,面臨房屋拆遷,拆遷補償是選擇房屋還是錢
2021-03-09南京農村無宅基地自建房拆遷標準
2021-01-14直管公房拆遷補償安置方式
2020-12-04“以租代征”違法,但已經租出去的地怎么辦
2020-11-24奉賢拆遷前有哪些手續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