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的所有權人將物品遺落,該物品就屬于遺失物。根據我國的法律,拾到遺失物應上交給相關部門或交還失主,如果拒不歸還的,可能會構成侵占罪,承擔刑事責任。拾到遺失物的人對該物品有保管責任,那被盜竊的物是遺失物,保管人要負賠償責任嗎?我們來了解一下。
一、被盜竊的物是遺失物,保管人要負賠償責任嗎?
《物權法》第109條“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機關等部門。”《物權法》第111條“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因物的所有權人或合法占有人對遺失物脫離自身占有并非自身意思表示的結果,所以拾得人在拾得遺失物后對遺失物的占有是一種無權占有,即拾得人并非遺失物的所有權人。但因拾得人的拾得行為,對遺失物具有一種占時性的占有,遺失物的所有權仍然歸遺失人所有。為了將遺失物的無權回歸到其正常的應有狀態,法律規定了該遺失物的返還制度。即遺失物的拾得人在拾得遺失物后應當將遺失物返還給遺失物的合法所有人,或者交由國家法律規定的部門,由所有人進行領取。
對于遺失物在被所有人領取前的無權占有人對遺失物的保管義務的大小,物權法所確定的義務比不當得利寬松。遺失物的拾得人只有在因故意或重大過失導致遺失物損毀、滅失的,拾得人才需承擔民事責任。因拾得人對遺失物的保管是因其好意行為、有利于物權回歸其應有狀態的行為,且對于遺失物的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往往有一定過失,所以對于遺失物在歸還前因拾得人的疏忽大意或自然災害等原因而損毀滅失的遺失人不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二、遺失物拾得人的義務
1、報告義務: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后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2、保管義務: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損毀、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3、返還義務:遺失物權利人享有遺失物返還請求權,拾得人應當返還遺失物給權利人。
綜上所述,如果個人拾得遺失物,有將其返還該物品所有人的義務,同時也負有保管義務。在一個偷竊案件中,被盜竊的物是遺失物,保管人是否負責任要看該保管人是否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而導致物品被偷竊。如果保管人盡到保管義務,主觀上也沒有故意將物品丟失或損壞,是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劉林一律師,男,1981年10月生,漢族,中共黨員,西北政法大學法學碩士,現為山東衡正源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專注于房地產、建設施工合同、醫療過錯糾紛、公司破產清算等相關法律服務。 執業來,辦理多起醫療過錯糾紛、民間借貸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等相關案件,參與辦理山東義信重機制造有限公司、莒南縣信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山東藍澳印務包裝有限公司、臨沂昌泰印務包裝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破產重整案件,結合破產實務經驗和問題撰寫的《偏頗性清償撤銷問題研究-以債務無人主觀態度為切入點》一文獲2017年山東省律師優秀論壇論文一等獎,受聘臨沂市首屆職工法律服務律師志愿者。先后擔任臨沂杰合隆紡織品有限公司、臨沂金正開拓家用電器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企業的常年法律顧問,與各類型企業、機構建立了密切、廣泛、良好的關系。
政府征地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28兒童車禍賠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2民事訴訟律師費最新標準
2021-01-01配偶是法定監護人嗎
2021-01-14事故認定書如何審查
2021-01-19我國各省市交通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
2021-02-01道路交通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9交通事故怎樣選定管轄法院
2020-11-15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競業限制協議效力無效的規定是啥
2021-02-19勞動合同怎樣終止?
2021-03-21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保險合同變更申請書的內容
2021-02-06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三條
2021-03-08投保人能為哪些人投保
2021-01-25村委會是不是確認土地承包無效的主體
2021-02-09房地產公司將預購房屋抵繳土地出讓金如何維權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