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過于自信的過失與不可抗力
過于自信的過失與不可抗力都表現為對危害結果有所預見,而且結果的發生都違背了行為人的意愿,但其區別在于,前者有結果避免義務,而后者沒有這種義務,行為人在不可抗拒的力量下,無法避免結果的發生。比如,王某因家庭矛盾產生殺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王某在給李某的早飯中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藥。王某為防止其6歲的兒子吃飯中毒,將其子送到幼兒園,并囑咐其子等他來接。不料李某當日提前下班后將其子接回,并與其子一起吃了做好的飯。王某得知后,趕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2004年司考試題)。在此案件中,行為人對妻子的死當然是一種直接故意,但對孩子的死亡是什么心態呢?他似乎采取了相應的避免措施——囑咐其子等他來接。但是妻子當日提前下班將孩子接走,這是無法避免的后果,還是可以避免的呢?
在這種情況下,應當遵循禁止危險理論進行判斷,也即看行為人先前行為是否是為社會習俗所禁止的危險,如果是,那么即使在結果發生時,不能避免結果的發生,也應被視為過失。在上述案件中,行為人投放毒藥是為社會所嚴厲禁止的危險,因此其后妻子提前接子回家的行為也不能否定行為人的結果避免義務,他成立過于自信的過失。相反,在車輛正常行駛中,剎車失靈導致車禍,開車當然也有危險,但這種危險是社會所允許的,因此只要行為人沒有違背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社會習俗的要求,那就是不可抗力。又如,行為人的果園經常遭偷,于是拉上電網,拉電網的時候,考慮到安全問題,行為人安置了一個漏電保護器,還親自做試驗,用手碰一下電網,被電一下,漏電保護器馬上斷電,不會再有危險。事后,一個孩子觸電而死,原因是漏電保護器是偽劣產品,失靈導致死亡結果。由于拉電網防止盜竊事故本身也是為社會所禁止的危險,因此這也屬于過于自信的過失。
2、疏忽大意的過失與意外事件
疏忽大意的過失與意外事件都表現為對危害結果沒有預見,結果的發生也都違背了行為人的意愿。但兩者的區別在于,前者存在結果注意義務,而后者沒有這種義務,無論是從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社會習俗,行為人都無法預見危害結果的發生。例如:山民甲(善捕蛇)捕得毒蛇一條,置在家中木桶內,乙到甲家,酒醉后洗手,被蛇咬中毒,后截肢(1994年司考試題)。顯然,村民甲擅長捕蛇,其職業經歷熟悉蛇的習性,社會習俗要求其應當預見到乙在桶中洗手,有可能被桶中蛇咬中毒,但甲卻沒有預見,這違背了結果預見義務,因此成立疏忽大意的過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書一般幾天能拿到
2021-01-20地役權變動后,當事人是否要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2020-11-18惡意搶注商標該如何
2020-11-23交警隊鑒定車輛需要多久
2021-01-26離婚起訴書范文2020
2021-03-03偽造銀行對賬單怎么量刑
2021-02-03家庭冷暴力多久可以離婚
2021-02-23代位繼承的定義
2021-02-13買了小產權房怎么辦
2020-12-28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人壽保險應該如何理賠,壽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是哪些
2021-02-01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1出國旅游保險選購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2020-11-23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保險法對保險欺詐規定了三種仲裁方式
2020-12-20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規定
2021-02-14違反交通安全法拒賠合理嗎
2020-12-30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應當怎樣認定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