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履行擔保方式有哪些
《擔保法》規定的擔保方式有5種:
1. 保證:
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與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主合同的義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
2. 抵押:
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抵押財產的占有,將抵押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
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擔保法的規定以抵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3. 質押:
質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占有,或者將其財產權利交由債權人控制,將該動產或者財產權利作為債權的擔保。
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擔保法的規定以該動產或者財產權利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動產或者財產權利的價款優先受償。
4. 留置:
留置是指在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中,債權人依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人的動產。
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擔保法規定留置該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5. 定金:
定金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為了擔保合同的履行,預先支付另一方一定數額的金錢的行為。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
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回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二、約定擔保
約定擔保是指當事人通過約定而產生的擔保。除了法定擔保外,其他的擔保可以依據當事人的約定而產生。約定擔保的方式主要有保證、抵押、質押和定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
當事人對由民事關系產生的債權,在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情況下,以擔保法規定的方式設定擔保的,可以認定為有效。
擔保可以分為兩類,即法定擔保和約定擔保。其中法定擔保的方式由相關法律直接規定,當事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從中選擇具體的擔保方式。至于約定擔保,那么就是建立在當事人協商約定的基礎之上,約定的擔保方式中就有定金、保證、抵押和質押等四種。
擔保合同無效的責任承擔
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簽訂擔保合同時應該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競拍之后出限購政策
2021-03-12購買學區房有哪些風險
2020-11-09妨害公務罪緩刑前提是什么
2021-02-14在外國申請離婚要什么材料
2020-11-18股東代表訴訟的條件
2021-03-03轉讓專利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3行政處罰共同作案怎樣處罰
2020-12-14如何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的刑罰
2021-01-04以談戀愛騙取錢財還能要回來嗎
2021-02-04死人注銷戶口有期限嗎
2021-02-08學生被拐賣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7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假學歷入職國企十年如何處理
2020-11-15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交強險保險理賠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2拼車可能涉及到哪些保險
2021-03-20貨車報保險要資格證嗎
2021-01-05拼車一族該如何購買有效的保險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