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當防衛的概念正當防衛屬于正當行為中之一種,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是刑法理論中違法性阻卻事由之一,我國刑法學界將這類形式上符合犯罪構成要件,但實質上不具備社會危害性,也不具備刑事違法性的行為,稱作“排除危害性行為”、“排除違法性行為”或者“排除犯罪性行為”。但是行為人所實施的正當防衛行為不得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因此對于正當防衛防衛概念的正確理解有助于我們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我們自己的合法權益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法律意義.對正當防衛概念的認識和理解應從以下幾點把握:(1)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的一項權利。任何公民在面對公共利益、公民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權利遭受到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時,均有權對不法侵害予以必要的損害。正當防衛作為公民的權利,并不是制止不法侵害的最后手段,即使在公民有條件躲避非法侵害或求助于司法機關的情況下,公民仍有權實施正當防衛。換言之,我國刑法上的正當防衛并不僅僅是一種“不得已”的應急措施,而是鼓勵公民與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的一種積極手段。①(2)正當防衛是針對不法侵害實施的正當、合法行為。它不僅不具有社會危害性,反而對社會有益,因而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支持和鼓勵。(3)正當防衛除在特定條件下可以對不法侵害人造成傷亡餓不屬于超過必要限度外,一般情況下對不法侵害者的損害都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因此,公民在行使正當防衛權時,都必須符合法定條件,不允許超過必要的限度,不允許濫用防衛權利。二、正當防衛的界定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一種重要權利和手段,其目的是保障公共利益及公民的合法權益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但是,公民享有正當防衛權,并不意味著公民可以任意實施防衛。只有合法的防衛行為才屬正當行為,不負刑事責任。法律賦予公民的這種權利和手段只有正確行使,才能達到正當防衛的目的,如行使不當,反而會危害社會,轉化成犯罪。因此,對于正當防衛如何界定,筆者在此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持股會
2020-12-17支票保證與保付的區別
2021-03-19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醫療事故賠償行政調解申請書
2021-03-14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集資房新房出售有什么問題
2021-03-19房屋他項權證過了有效期的后果有什么
2020-12-23什么情形可申請取保候審
2020-11-28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勞務承攬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1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如何準備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30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批準機構
2021-01-30無證駕車所致財損保險會不會賠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