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公訴機關回避應向誰申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察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刑事訴訟法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關于回避決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證據和進行的訴訟行為是否有效的問題,根據公安機關的有關規定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解釋,對符合《刑事訴訟法》第28條或者第29條規定的情形之一而回避的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在回避決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證據和進行的訴訟行為,可以由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負責人、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決定其是否有效。
在法庭審判中,如果當事人申請公訴人回避由檢察長決定的。
刑事訴訟中的回避,是指司法人員因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具有某種利害關系或其他特殊關系,可能影響刑事案件的公正審理,而不得參加對該案進行的訴訟活動的一項訴訟制度。人民法院審判人員的回避,旨在確保法官、陪審員在訴訟中保持中立無偏的地位,使當事人受到公正的對待,尤其獲得公正審判的機會。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三百九十四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在審判活動監督中,如果發現人民法院或者審判人員審理案件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糾正意見”。“出席法庭的檢察人員發現法庭審判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應當在休庭后及時向本院檢察長報告”。“人民檢察院對違反程序的庭審活動提出糾正意見,應當由人民檢察院在庭審后提出”。據此,出庭支持公訴的公訴人對于法庭組成人員違反回避規定的,在現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內,只能在休庭后向本院檢察長報告,由人民檢察院在庭審后提出糾正意見,而不得在庭審中申請審判人員回避。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不能履行可以拍賣合伙財產嗎
2021-03-26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時間怎么算
2021-03-15兒媳女婿有贍養義務嗎
2020-12-11發回重審后還能提管轄權異議嗎
2021-03-13交通肇事死亡逃逸的認定
2020-12-29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合作協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1集體土地租賃協議書的內容
2021-03-17簽約購房賣家屢出狀況
2021-02-19房子被抵押還能繼承嗎
2021-02-28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勞動關系轉移流程
2020-12-05實習期沒工資轉正要壓工資嗎
2021-03-23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保險合同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2021-03-13保險夠賠了個人還要賠償嗎
2021-01-25雇人干活受傷用理賠嗎
2020-11-08網絡投保的銷售情況是怎樣的
2020-12-28什么是互聯網保險
2020-12-13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