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刑復核程序存在的問題
1.死刑復核程序中核準權的下放。從死刑復核程序的法律規定上看,1979年的刑事訴訟法和刑法都規定了死刑案件的核準權由最高人民法院統一行使。后來,由于社會治安形勢的惡化,全國人大常委會于1980年3月和1981年6月,分別授權各高級人民法院對殺人、放火、搶劫、強奸及其他嚴重刑事犯罪分子判處死刑的案件行使核準權。后又在1983年修改人民法院組織法,規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時得授權高級人民法院對殺人、強奸、搶劫、爆炸等嚴重危害社會的死刑案件行使核準權,最高人民法院隨后據此進行了授權。1991年以后,最高人民法院又授權云南、廣東、甘肅等省高級法院對毒品犯罪案件的死刑核準權。1996年我國刑事訴訟法進行了重大修正,修正后的刑事訴訟法第199條再次明確規定死刑有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根據新法優于舊法的原則,這一舉措可以看作是立法機關將死刑核準權重新收歸最高人民法院,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在1997年9月再次發出《關于授權高級人民法院和解放軍軍事法院核準部分死刑案件的通知》,再次將部分死刑案件的核準權下放。
死刑復核權下放造成在司法實踐中部分案件二審程序與死刑復核程序重疊。對于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的案件,如果被告人上訴或檢察院抗訴,高級人民法院對于擁有死刑核準權的案件,都普遍實行將二審程序和死刑復核程序合而為一的做法,其具體操作是在二審裁判文書中注明該裁判同時是對被告人核準死刑的裁判。其次,死刑復核權的下放,會因為各地實際情況的千差萬別、審判人員素質的高低參差,而導致各地死刑標準的不一;第三最高人民法院仍對危害國家安全、經濟犯罪等類型的罪行有死刑核準權,這又使得這些犯罪與殺人、強奸等犯罪顯得不平等。有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的實現。
2.死刑復核的范圍不明確。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規定: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死刑包括死刑立即執行和死刑緩期執行,這里所指“死刑”根據下文,應是指“死刑立即執行”,(其后第二百零一條規定: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案件,由高級人民法院核準。)但是因為立法技術的瑕疵,這樣的表述并不明確,造成了一定的混亂。而且,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判處的死刑緩期執行案件由誰核準的問題也沒有明確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贈與財產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交通調解時作事故認定嗎
2021-02-28如何認定行人故意事故
2021-01-17協議離婚的手續是什么
2021-02-17不離婚房產公證給一方有效嗎
2020-12-22合同無效認定有哪些部門負責
2020-12-24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05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2020年疫情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4勞動糾紛離職后多久失效
2021-03-10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額是多少
2020-12-18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車險購買有哪些誤區
2021-02-05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
2021-03-18什么是保險公估人及認定標準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