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強制措施
刑事強制措施是世界各國刑事立法中普遍確認的一項訴訟制度,但是由于歷史傳統(tǒng)、政治體制、法律觀念、法律制度的不同,各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強制措施在種類、適用條件和程序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對概念的表述不盡一致,其內(nèi)涵差別也很大。如何界定強制措施,關系到下文筆者對于刑事強制措施監(jiān)督機制的論述,因此,有必要先厘清強制措施的內(nèi)涵。
(一)刑事強制措施理論基礎及比較法對比
從語義上看,“強制措施”是與“任意措施”相對應的概念,但是何謂強制,何謂任意,目前在我國訴訟法學界不但在理論上缺乏深入的討論,而且就劃分強制措施與任意措施的標準也沒有達成明確的共識。在德國,刑事強制措施的界定是與公民基本權利密切相關的,基于公民的基本權利不得任意侵犯的理念,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所有可能剝奪或限制公民基本權利的行為都是強制措施。正如德國學者羅*信所指出的那樣:“刑事訴訟法上的強制措施均為對基本權利(即憲法權利)之侵犯。它包含對以下幾種基本權利的侵犯:(1)對人格自由權的侵犯,如拘提命令、逮捕、羈押、為勘驗其心神狀態(tài)所令入精神病院之處分、人身搜查、照相、暫時性扣押駕照;(2)對生理不得侵犯的權利之違犯,例如抽驗血液、腦電波測驗;(3)對財產(chǎn)權的侵犯,如扣押;(4)對住宅權的侵犯,對住宅、處所之搜查;(5)對郵電通訊秘密權的侵犯;(6)對職業(yè)自由權的侵犯,例如暫時的職業(yè)禁止;(7)對信息自主權的侵犯,例如設置網(wǎng)絡緝捕、柵網(wǎng)追緝、數(shù)據(jù)比對、科學儀器之使用、布建秘密偵探。”從德國強制措施法律規(guī)定來看,在內(nèi)容上,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是由三部分組成:對人的強制措施、對物的強制措施、對隱私權的強制措施。在我國臺灣地區(qū),強制處分(強制措施)乃國家機關追訴犯罪時,為保全被告或搜集、保全證據(jù)之必要,而對受處分人施加的強制處分。強制處分是在公法上之定位,屬于干預人民受憲法所保障的基本權利的行為。在日本,理論上區(qū)分二者的標準大致有三種,即“意思說”、“有形力說”、“權利侵害說”三種觀點。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科創(chuàng)板是什么
2021-03-14如何申請商標
2020-11-23房子保全后多久失效,還可以續(xù)保嗎
2021-02-19勞動仲裁調(diào)解協(xié)議書范本
2020-11-10治安管理處罰需要立案嗎
2021-03-02臨時卸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3-04試用期應定為多久?
2021-02-22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建筑工程保險的被保險人
2020-12-13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廣西保監(jiān)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chǎn)品片面比較
2021-02-13被保險人遭故意傷害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1-01-17汽車他人放火燃燒保險賠嗎
2020-12-13互聯(lián)網(wǎng)保險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021-03-16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23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保險利益原則是什么
2021-01-29被保險人的義務
2021-01-29耕地承包年限
2021-02-20自留地與機動地的區(qū)別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