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附帶民事訴訟,不支持精神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規(guī)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這里明確界定了附帶民事訴訟只能因遭受“物質損失”而提起,在立法層面排斥了對精神損害提起附帶民事賠償請求的可能。對于物質損失如何定義,最高人民法院已經在司法解釋中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即“包括因犯罪行為已經遭受的實際損失和預期必然遭受的損失。”在理解“預期必然遭受的損失”時,應當把握物質損失與犯罪行為之間的有機必然聯(lián)系,如因傷造成的誤工損失就應屬于預期必然遭受的損失。對無法認定、或然率較大的損失,則不能定義為“必然遭受的損失”。認為物質損失包含精神損失的學術觀點,目前無法律依據(jù)。
精神損害賠償是指民事主體精神受到損害后,要求侵權人通過財產賠償?shù)确绞竭M行救濟和保護的民事法律制度,是針對精神損害的后果所應承擔財產責任。2002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規(guī)定:“對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失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在該刑事案件審結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該批復進一步明確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害人不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出精神損害賠償之訴求無法律支持。因此,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不應包括精神損害賠償
目前我國刑事訴訟法只限于物質損失的賠償。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賣額溫槍需要資質嗎
2021-01-29違章建筑轉租給他人的合同效力怎么認定
2021-03-03勞務派遣發(fā)生欠薪如何處理
2021-03-10法院起訴撤銷合同要多少訴訟費
2020-12-28網貸多次逾期會坐牢嗎
2020-12-27女子穿拖鞋駕車致死亡獲刑6年,被判刑后是否可免除民事賠償
2021-02-24新婚姻法訴訟離婚財產分割
2021-02-11非工傷醫(y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什么是家務勞動的補償請求權?
2020-12-23勞務派遣用工是否有探親假
2020-11-14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意外險的規(guī)定是怎么樣
2021-02-16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本案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再否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0-11-13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住院收費票據(jù)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更換駕駛員報保險屬于騙保嗎
2020-12-02保險代理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