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當庭釋放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條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無罪、免除刑事處罰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應當立即釋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無罪、不負刑事責任或者免除刑事處罰,被告人在押的,應當在宣判后立即釋放。
被逮捕的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予以釋放:
(一)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單獨適用附加刑,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
(二)被告人被羈押的時間已到第一審人民法院對其判處的刑期期限的;
(三)案件不能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審結的。
未成年人犯罪處罰的原則
1、從寬處理的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規定,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必須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也就是說,不滿十八歲是一個法定從寬處罰的情節。至于是從輕還是減輕以及從輕的幅度,則根據具體案件確定。根據這一原則,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原則上不應判處法定最高刑,在具體量刑時一般應將未成年人中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低齡犯罪者與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高齡犯罪者區別開來,在同一年齡段內的犯罪,在決定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時,一般也要體現不同行為人年齡上的差別。只有這樣,才能完整地體現和實現我國刑法對未成年人犯罪從輕、減輕處罰的從寬原則。
2、不適用死刑的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49條:“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的規定,未成年人不論犯何罪均不應判處死刑。這是剛性要求,不允許有任何例外。所謂犯罪的時候是指實施犯罪行為的時候。如果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即使審判的時候已滿18周歲也應適用本條規定。我國刑法之所以規定對不滿18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主要原因在于:死刑是一種最嚴厲的刑罰,它關系到犯罪人的生死存亡。不滿18周歲的人由于未成年,還處在生理與心理發育過程中,認識能力和控制能力都還比較弱,因此,尚未達到罪行極其嚴重、不堪改造的程度,故不宜適用死刑。
3、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則
我國未成人保護法第38條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吨腥A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條也明確地規定:“對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边@就從法律上明確了司法機關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教育、感化、挽救原則要求司法人員在辦理未成人案件中要正確處理懲罰和教育的關系。要將教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司法人員對未成人要堅持攻心為主,象父母對孩子、教師對學生一樣,針對其個人特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之認識到自已行為的危害性。
未成年人犯罪的趨勢
(一)犯罪現象有增無減
有關資料顯示,刑事涉案的未成年人人數占同齡人口的比例,從1986年到1995年的10年間提高了一倍,未成年人違反社會治安管理的案件常有發生,既擾亂了社會秩序,也給未成年人自身和家庭帶來不幸,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個因素。據統計,1985年我國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作案人數為112063人,1995年上升到152755人;同時,我國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比例高于全體人口的犯罪率。
(二)違法犯罪呈現低齡趨勢
20世紀90年代以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初始年齡呈現低齡化的趨勢,違法犯罪的低齡趨勢潛在著巨大的社會危害。犯罪年齡低齡化,是近幾年表現出的一個明顯特點。據統計,九十年代以來,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初始年齡比七十年代提前了2—3歲,有的孩子7、8歲就開始了犯罪生涯,14歲以下的少年違法犯罪增多。
(三)犯罪類型增多
未成年人犯罪類型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涉案案由已不再是過去的兩三種,案由范圍已擴大到9種之多。其中,侵財型犯罪約占整個未成年人犯罪的80%左右,主要是盜竊,特別是團伙盜竊最為普遍;未成年人的財產犯罪主要與其物質需求增大,自我意識發展等有關;此外,高消費、超前消費、物質攀比等社會風氣,也對未成年人的財產犯罪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十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和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4有限責任公司破產清算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18成立專利代理機構的條件
2020-11-16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20盜竊罪和侵占罪的區別
2021-02-03房屋贈與后可以撤銷贈與嗎
2020-12-09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02懸而未決的勞動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10重組家庭繼子女有沒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25陷入套路貸房產被騙過戶怎么辦
2021-03-11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辦理房產贈與必須雙方去現場嗎
2021-03-24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被贈與房產的人還能申請兩限房嗎
2020-11-19出售民間偏方治病出售民間偏方都構成銷售假藥罪嗎
2020-11-15一房多賣構成犯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2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