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評議:
1.一律秘密進行。
2.合議庭評議案件,應當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法律規定,在充分考慮控辯雙方意見的基礎上,確定被告人是否有罪、構成何罪,有無從重、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情節,應否處以刑罰、判處何種刑罰,附帶民事訴訟如何解決,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如何處理等,并依法作出判決、裁定。
二、作出裁判:
1.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指控被告人的罪名成立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2.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與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應當按照審理認定的罪名作出有罪判決:
A.法院應當在判決前聽取控辯雙方的意見,保障被告人、辯護人充分行使辯護權。
B.必要時,可以重新開庭,組織控辯雙方圍繞被告人的行為構成何罪進行辯論。
3.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4.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以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5.案件部分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應當作出有罪或者無罪的判決;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部分,不予認定;
6.被告人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
7.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造成危害結果,不予刑事處罰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
8.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且不是必須追訴,或者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應當裁定終止審理;
9.被告人死亡的,應當裁定終止審理;根據已查明的案件事實和認定的證據,能夠確認無罪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三、宣判:一律公開進行。
1.當庭宣判:
A.應當在5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提起公訴的檢察院;
B.判決書應當同時送達辯護人人/訴訟代理人。
2.定期宣判:
A.應當在宣判后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提起公訴的檢察院。
B.判決書應當同時送達辯護人人/訴訟代理人。
3.宣告判決結果時,法庭內全體人員應當起立。
【法條鏈接】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五條在被告人最后陳述后,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第一百九十六條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后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判決書應當同時送達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第一百九十七條判決書應當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署名,并且寫明上訴的期限和上訴的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2012]
第九章公訴案件第一審普通程序
第四節評議案件與宣告判決
第二百三十七條被告人最后陳述后,審判長應當宣布休庭,由合議庭進行評議。
第二百三十八條開庭審理的全部活動,應當由書記員制作筆錄;筆錄經審判長審閱后,分別由審判長和書記員簽名。
第二百三十九條法庭筆錄應當在庭審后交由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閱讀或者向其宣讀。
法庭筆錄中的出庭證人、鑒定人、有專門知識的人的證言、意見部分,應當在庭審后分別交由有關人員閱讀或者向其宣讀。
前兩款所列人員認為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的,可以請求補充或者改正;確認無誤后,應當簽名;拒絕簽名的,應當記錄在案;要求改變庭審中陳述的,不予準許。
第二百四十條合議庭評議案件,應當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法律規定,在充分考慮控辯雙方意見的基礎上,確定被告人是否有罪、構成何罪,有無從重、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情節,應否處以刑罰、判處何種刑罰,附帶民事訴訟如何解決,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如何處理等,并依法作出判決、裁定。
第二百四十一條對第一審公訴案件,人民法院審理后,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作出判決、裁定:
(一)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指控被告人的罪名成立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與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應當按照審理認定的罪名作出有罪判決;
(三)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四)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以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五)案件部分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應當作出有罪或者無罪的判決;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部分,不予認定;
(六)被告人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
(七)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造成危害結果,不予刑事處罰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
(八)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且不是必須追訴,或者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應當裁定終止審理;
(九)被告人死亡的,應當裁定終止審理;根據已查明的案件事實和認定的證據,能夠確認無罪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具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人民法院應當在判決前聽取控辯雙方的意見,保障被告人、辯護人充分行使辯護權。必要時,可以重新開庭,組織控辯雙方圍繞被告人的行為構成何罪進行辯論。
第二百四十二條宣告判決前,人民檢察院要求撤回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審查撤回起訴的理由,作出是否準許的裁定。
第二百四十三條審判期間,人民法院發現新的事實,可能影響定罪的,可以建議人民檢察院補充或者變更起訴;人民檢察院不同意或者在七日內未回復意見的,人民法院應當就起訴指控的犯罪事實,依照本解釋第二百四十一條的規定作出判決、裁定。
第二百四十四條對依照本解釋第一百八十一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受理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判決中寫明被告人曾被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因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被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宣告無罪的情況;前案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五條第三項規定作出的判決不予撤銷。
第二百四十五條合議庭成員應當在評議筆錄上簽名,在判決書、裁定書等法律文書上署名。
第二百四十六條裁判文書應當寫明裁判依據,闡釋裁判理由,反映控辯雙方的意見并說明采納或者不予采納的理由。
第二百四十七條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內送達判決書。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時間和地點,傳喚當事人并通知公訴人、法定代理人、辯護人和訴訟代理人;判決宣告后,應當立即送達判決書。
判決書應當送達人民檢察院、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并可以送達被告人的近親屬。判決生效后,還應當送達被告人的所在單位或者原戶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單位的注冊登記機關。
第二百四十八條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公訴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被害人、自訴人或者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未到庭的,不影響宣判的進行。
宣告判決結果時,法庭內全體人員應當起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期間因公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04工傷認定行政訴訟期間是否能理賠
2020-12-01債權債務轉讓應該注意哪些內容
2020-12-22什么是公司破產程序終結
2021-01-11申訴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1法院起訴離婚的程序有哪些
2021-01-19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1-01-22申請強制執行可否附加失信
2020-11-18小學生在公立學校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勞動關系狀態種類有哪些
2021-02-06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如何確定
2021-02-10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交通事故逃逸保險拒賠罰款依據
2021-01-17保險公司不作為拒賠合理嗎
2020-11-16保險利益原則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