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合同欺詐公安可立案嗎?
對合同欺詐符合法定立案標準的公安機關才會立案,如果是一般的民事欺詐,公安機關是不會立案的。
《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
第七十七條?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二、合同詐騙罪與民事欺詐行為有哪些區別?
合同詐騙罪往往同民事欺詐行為交織在一起,但是二者也有明顯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主觀目的不同。
民事欺詐是為了用于經營,借以創造履行能力而為欺詐行為以誘使對方陷入認識錯誤并與其訂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只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取對方的一定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是以簽訂經濟合同為名,達到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2、欺詐的內容與手段不同。
民事欺詐有民事內容的存在,即欺詐方通過商品交換,完成工作或提供勞務等經濟勞動取得一定的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根本不準備履行合同,或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或擔保。合同的民事欺詐一般無需假冒身份,而是以合同條款或內容為主,如隱瞞有瑕疵的合同標的物,或對合同標的物質量作虛假的說明和介紹等;而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是為了達到利用合同騙取財物的目的,總是千方百計地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虛假的姓名、身份證明、授權委托書等騙取受欺詐方的信任。
3、欺詐侵犯的客體不同。
民事欺詐的客體是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權利義務關系,如欺詐方騙來的合同定金、預付款等,都是合同之債的表現物;而合同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作為犯罪對象的公私財物始終是物權的體現者。
4、欺詐的法律后果不同。
民事欺詐是無效的民事行為,當事人可使之無效。若當事人之間發生爭議,引起訴訟,則由民事欺詐方對其欺詐行為的后果承擔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而合同詐騙罪是嚴重觸犯刑律,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行為人對合同詐騙罪的法律后果要負擔雙重的法律責任,不但要負刑事責任,若給對方造成損失,還要負擔民事責任。
5、欺詐適用法律不同。
民事欺詐雖在客觀上表現為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但其欺詐行為仍處在一定的限度內,故仍由《民法》規范調整;而合同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他人公私財物為目的,觸犯刑律,應受到刑罰處罰,故由《刑法》規范調整。
在這里并不清楚合同欺詐的具體情況,假如對方的目的不是為了非法占有自己的財產,而是簽完合同以后才發現對方當時告知自己的一些信息都不準確,甚至是虛假的,目的是為了跟自己簽合同的話,不能到公安機關報案,只能說這樣的合同是無效的。
購房合同欺詐行為如何界定
簽空白合同算合同欺詐嗎
購房合同欺詐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顧問費和代理費要分開收嗎
2020-12-19沒有進行股權變更能否解除協議
2021-03-23執行董事是什么意思
2020-12-01公職人員參與非法集資如何處罰
2020-11-12兩個人合作的發明創造誰有申請權
2021-01-22著作權侵權案件處理原則有哪些
2021-02-27交通事故庭外調解流程有哪些
2021-02-12行政處罰超過期限怎么延期
2021-02-27空白背書匯票能出借嗎
2021-02-18事實婚姻另一方能否分配遺產
2020-12-23江蘇省高院管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有什么范圍
2021-03-13不離婚能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5外嫁女戶口遷出還有宅基地繼承權嗎
2020-12-21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走人行道撞了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5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承包合同工人受傷有沒有責任
2021-02-04土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