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解除的情形有幾種?
合同的法定解除
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該合同失去意義,應歸于消滅。在此情況下,我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消滅合同關系。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作為合同解除條件,它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無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對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為重要,如債務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實現,于此情形,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也應如此。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針對某些具體合同規定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的,從其規定。
合同協議解除
合同協議解除的條件,是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原合同關系。其實質是在原合同當事人之間重新成立了一個合同,其主要內容為廢棄雙方原合同關系,使雙方基于原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歸于消滅。
協議解除采取合同(即解除協議)方式,因此應具備合同的有效要件,即:當事人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內容不違反強行法規范和社會公共利益;采取適當的形式。
二、效力的一般規定是什么
合同法第97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該條規定,確立了合同解除的兩方面效力:一是向將來發生效力,即終止履行;二是合同解除可以產生溯及力(即引起恢復原狀的法律后果)。學者認為,非繼續性合同的解除原則上有溯及力,繼續性合同的解除原則上無溯及力。
在當事人雙方進行了相應的約定也是可以簽訂合同的,如果在簽訂了合同后當事人一方或者當事人雙方按照法律規定的約定,也是可以解除合同的效力,在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情況下也是會終止合同履行,當合同已經履行的情況下,會根據履行情況可以要求恢復原狀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幾種
怎樣解除購房合同 解除購房合同的流程是怎樣的
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怎么解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新三板掛牌到上市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14離婚調解怎么進行
2021-01-05盜竊罪和侵占罪的區別
2021-02-03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企業辭退員工需謹慎 違法辭退需賠償- 溫明律師
2020-12-27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保險公司拒賠通知書怎么寫
2020-12-22如何確定保險價值
2020-12-24保險理賠需要幾天
2020-12-26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29土地承包經營權采取什么方式流轉
2020-11-16城中村拆遷補償方案中,非農業戶口怎么補償
2021-02-20拆遷安置補償不合理,被拆遷人如何提高補償
2021-02-08哪幾類房屋會被列入拆遷范圍之內
2020-12-03南京拆遷安置房繳稅交多少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