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法基本原則特征有哪些
1.平等原則合同當事人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各方應在權利義務對等的基礎上訂立合同。合同法明確規定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無效,對此當事人不能“自愿”認為有效;國家根據需要下達指令性任務或者國家訂貨任務的,有關法人、其他組織之間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權利和義務訂立合同,不能“自愿”不訂立。這里講的實體法,都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涉及社會公共秩序。法律限制的另一方面是程序法的規定。有的法律規定當事人訂立某類合同,需經批準;轉移某類財產,主要是不動產,應當辦理登記手續。那么,當事人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不能“自愿”地不去辦理。
2.意思自治原則意思自治是貫徹合同活動整個過程的基本原則,在不違反強制性法律規范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基礎上,當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3.公平原則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任何當事人不得濫用權利,不得在合同中規定顯失公平的內容,要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風險與違約責任的承擔。
4.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應當誠實守信,善意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不得有欺詐等惡意行為。在法律、合同未作規定或規定不清的情況下,要依據誠實信用原則解釋法律和合同,平衡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
5.守法、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原則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一方未按照我國的合同法履行合同的,可以與對方進行協商,撤銷或解除簽訂的合同,對方同意的,可以解除合同。協商不成的,可以由案件的受害者遞交案件的訴訟書和案件證據,遞交到當地的人民法院進行訴訟辦理。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全文
合同法是民法還是商法?商法與民法的區別有哪些
合同法解釋三買賣合同的成立及效力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警察能參與強拆嗎
2021-02-20“轉載”有何民事責任
2021-03-12單位申請工傷了是否可以起訴侵權人賠償
2021-03-03自然人有維護生命尊嚴的權利嗎
2021-01-18工傷意外身亡賠多少錢
2021-02-11個人金融信息受哪些保護
2020-11-14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如何算
2021-03-03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分別是什么
2020-11-08雇傭關系怎么進行解除
2021-02-26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什么是車上座位責任險
2021-01-10分紅保險待遇有什么
2021-01-15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如何的
2021-01-06被保險人的權利
2021-02-05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文本啟用
2021-03-23農村土地流轉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