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詐騙中合同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合同詐騙罪中的“合同”的性質認定,原則上應當掌握在適用中國實行《合同法》的合同范圍。合同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所以常見的有債權合同、抵押合同、質押合同、土地使用轉讓合同等民事合同。一些不直接發生債權關系的如合伙合同、聯營合同、承包合同等也應當在內,因為該類合同侵害的客體應當是市場經濟秩序。
二、合同詐騙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認定問題
從理論上講,犯罪行為實施的當時,必須是明知自己是在利用經濟合同,以欺騙手段,實施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應當是直接故意,過失和間接故意不能構成犯罪。
社會處在經濟轉型時期,一些合同當事人在沒有資金情況下,依靠以虛構事實騙得的資金進行經營,盈利了可以履行合同,虧損了則無法返還騙取的資金。一般被稱為“拆東墻補西墻”或“借雞下蛋”的情況。這種情況在實踐中,一般都屬于事實不好確定的情況,在審判實踐中,這類案件判決的事實都沒有確定為“借雞下蛋”,特別是對“成功勝算機會很少,毫無希望”的情況,很難確認是“借雞下蛋”的主觀心理還是合同詐騙的心理。所以一般都以簽訂合同時,就有犯罪故意認定。但在事實上如果有的證據確實能確定是“借雞下蛋”的事實,應當按照民事欺詐處理。
三、合同詐騙罪的刑事責任
中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刑法修正案七》第四條 在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后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為了更好的約束雙方的行為,雙方在約定了相應的事宜后也是會簽訂合同的,在合同中需要寫明當事人雙方的身份信息、約定的具體事宜以及違約的情形和責任等內容,在簽訂或者履行合同的過程中任何一方做出了騙取當事人財物的行為后也是會構成合同詐騙罪的。
合同違約與合同詐騙的區別在哪里?
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合同詐騙罪的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職工請假是否存在勞動糾紛
2020-11-11工傷申請財產保全要錢嗎
2021-03-07法人變更執行董事是否也要變更
2021-02-14最高法關于死刑緩期執行限制減刑案件審理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19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單位調崗調職調薪勞動者要如何應對
2021-01-18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保險事故發生后轉讓保險利益有效嗎
2020-12-12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進出口貨運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0-11-22進西藏得高原腦水腫 被保險人理賠遭拒
2020-12-05買保險花多少錢比較合適?
2020-12-25承包合同格式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