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確定生效的條件有哪些
(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所謂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是指合同主體據以獨立訂立合同并獨立承擔合同義務的主體資格。合同是當事人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目的、有意識地追求特定法律后果的行為,它直接關系到當事人的利害得失,因此要求當事人必須能夠認識和辨認自己的行為,判斷自己行為的法律后果,即必須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所謂意思表示是行為人將其產生、變更和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為。意識表示真實是合同有效的重要條件,在大多數情況下,行為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同其內心真實意思是一致的,但是,有時行為人的意思表示與其真實意思不符合。在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情況下,不能僅以行為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為根據,而不考慮行為人的內心意思。
(3)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合法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本質屬性,也是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當然要件。合同能產生法律效力就在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規定,不合法的合同顯然不能受到法律保護,也不能產生當事人所期待的法律效果。同時,合同不僅應當符合法律,而且在內容上也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
二、無效合同的法律后果是怎樣的
1、返還財產
返還財產是在合同被依法裁定無效或被撤銷后,雙方當事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都享有的請求對方返還自己投入的財產權,而接受的一方則依法負有返還的義務,要求返還的權利和應返還的義務,是指雙方均應恢復合同履行前的狀況而絕不是指未履行合同的損失。
2、賠償損失
賠償損失是指合同被依法裁定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所遭受的損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合同是保護雙方的利益也對雙方的一種無形約束。不管任何合同只要滿足以上條件,自簽字完成時就有法律效力,雙方任何一人不履行合同條款的,就是屬于違約,需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違約責任有支付違約金或者是賠償實際損失等。
附條件合同生效條件是什么
合同生效條件是什么
保證合同生效條件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合并后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1-24交通事故鑒定未出能否進行民事賠償
2021-02-07交警隊行政處罰期限多長時間
2021-02-21刑期執行過半就能申請假釋嗎
2021-01-30母親再婚后兒子去世能享受贍養費嗎
2020-12-10事故責任認定書丟失怎么辦
2021-01-13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情勢變更是否屬于合同免責原因
2021-03-17雇傭關系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31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團體意外傷害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14投資理財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2-06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賠
2021-02-27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哪些行政處罰
2020-12-27保險理賠申請時要注意四要素
2020-12-07土地承包合同的訂立程序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2-09土地流轉合同后建房合法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