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有哪些
(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意識表示真實是合同有效的重要條件,在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情況下不能僅以行為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為根據,而不考慮行為人的內心意思。
(3)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合法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本質屬性,也是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當然要件。
(4)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合同生效必須具備的形式要件。所謂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規對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將其作為合同生效的條件時,便成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備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當然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合同能產生法律效力就在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規定,不合法的合同顯然不能受到法律保護,也不能產生當事人所期待的法律效果。
同時,在內容上也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
【法律依據】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百零二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準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準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二、合同生效后有異議怎么辦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發生合同爭議時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當事人不愿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解決合同爭議的方式有四種,即:當事人自行協商;第三人調解;仲裁機構仲裁和法院訴訟。
那么合同生效后,如果不是對合同的必要條款:當事人條款、標的條款和數量條款這三類條款有異議的,建議雙方首先進行協商,就異議條款可簽訂補充協議進行更改或完善。如果是對必備條款有異議,則需要重新達成新的合同。如果無法協商一致,則需要提起仲裁或訴訟,以解決雙方的爭議。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雖然依法成立的合同,從成立的時候開始就會生效,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就拿借款合同來說吧,這屬于實踐合同的一種。按照規定,在合同成立之后,必須要等到出借人實際交付了借款給借款人之后,那么該借款合同才能生效。
勞動合同社保局蓋章才生效么?
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有什么區別?
動產質押合同生效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銷售處方藥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09非上市公司收購股權轉讓要繳稅嗎
2021-01-12集體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1-02-05對未成年監護人有異議怎么辦
2021-01-04離婚不給撫養費
2021-02-26家庭冷暴力
2021-03-05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22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要求賠償
2021-02-07合同代理人簽字和蓋章效力一樣嗎
2021-02-03交通肇事沒有賠償能力怎么辦
2020-11-21跟房屋中介機構訂立合同要知道什么
2021-02-07公司可以內部調動勞動合同的變更與解除嗎
2020-11-23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抵押房的保險和購買人壽保險
2021-03-11壽險詐騙的類型包括哪些
2021-03-22意外保險理賠范圍包不包括猝死
2021-02-2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