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有哪些
(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意識表示真實是合同有效的重要條件,在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情況下不能僅以行為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為根據,而不考慮行為人的內心意思。
(3)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合法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本質屬性,也是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當然要件。
(4)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合同生效必須具備的形式要件。所謂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規對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將其作為合同生效的條件時,便成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備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當然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合同能產生法律效力就在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規定,不合法的合同顯然不能受到法律保護,也不能產生當事人所期待的法律效果。
同時,在內容上也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
【法律依據】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百零二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準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準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二、合同生效后有異議怎么辦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發生合同爭議時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當事人不愿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解決合同爭議的方式有四種,即:當事人自行協商;第三人調解;仲裁機構仲裁和法院訴訟。
那么合同生效后,如果不是對合同的必要條款:當事人條款、標的條款和數量條款這三類條款有異議的,建議雙方首先進行協商,就異議條款可簽訂補充協議進行更改或完善。如果是對必備條款有異議,則需要重新達成新的合同。如果無法協商一致,則需要提起仲裁或訴訟,以解決雙方的爭議。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雖然依法成立的合同,從成立的時候開始就會生效,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就拿借款合同來說吧,這屬于實踐合同的一種。按照規定,在合同成立之后,必須要等到出借人實際交付了借款給借款人之后,那么該借款合同才能生效。
勞動合同社保局蓋章才生效么?
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有什么區別?
動產質押合同生效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吃了餿玉米食品安全怎么賠償
2020-11-10依據專利法哪些不屬于專利權
2021-02-19犯強奸罪的學刑法上構成什么罪
2021-02-09是否能索要以往的贍養費
2021-01-17回避是怎么回事
2020-12-02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可以復議嗎
2021-01-18懷孕期間,單位能單方調崗降薪嗎
2021-02-092020遼寧企業三險比例
2020-12-11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保險理賠流程介紹
2020-12-17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機動車事故全責怎么理賠
2021-02-23保險法對于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管理是怎樣規定的
2020-11-1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4未盡提示和說明義務 保險免責條款屬無效
2021-02-12承包國有林地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18土地轉讓不經過集體可以嗎
2021-02-20土地出讓合同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19深圳福田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的許可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01關于房屋拆遷授權委托書的范文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