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一方當事人死亡訴訟主體效力如何?
合同一方當事人死亡,雙方之間簽訂的合同效力有以下兩種:
第一,如果是涉及人身方面的合同,比如勞務,技術入伙等合同,因為合同當事人死亡,該合同無法舉行那么合同終止;
第二,普通的合同如果當事人死亡,可以由死者的繼承人表明是否需要繼續履行該合同內容,爭取其繼承人的意見后確定合同的效力。
我國法律對于合同一方當事人死亡后合同效力問題并未作出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五百五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債權債務終止:
(一)債務已經履行;
(二)債務相互抵銷;
(三)債務人依法將標的物提存;
(四)債權人免除債務;
(五)債權債務同歸于一人;
(六)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終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該合同的權利義務關系終止。
顯然,一方當事人死亡的,不屬于前述情形任何之一。但這并不是說合同一方當事人死亡,合同權利義務就應該自然終止。一方當事人死亡后,合同是否繼續有效,應當區別對待。
比如《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九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若當事人不在合同中約定一方當事人死亡后合同效力終止或者不將一方當事人死亡約定為對方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條件并且行使合同解除權,合同權利義務還應繼續存在。
擴展資料:
需要合同當事人本人親自履行的具有人身依附性的合同,如雇傭合同、勞動合同、需要承攬人本人親自履行的承攬合同等,受雇人、勞動者、承攬人一方死亡的,合同效力自然終止。因為這類合同的簽訂,一般都是一方當事人基于對另一方當事人本人具有的經驗、能力,甚至是個人品格方面的勝任才與之簽訂相應的合同。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該當事人死亡,合同權利義務仍不終止,則有違另一方當事人訂立合同的真實意愿,這顯然與我國《民法典》規定的自愿原則有沖突。另外,含有人身依附的合同屬于根據合同性質不可轉讓的合同。
合同是雙方行為,所以至少要有兩個人才能成立一個合同,合同的效力和合同的內容有關,如果合同違反法律的規定,那么合同就無效,合同還可能涉及到效力待定的問題。
交通事故訴訟主體該怎么認定
在公司經營過程中,發生訴訟情形,那么公司的訴訟主體如何確定?
公司注銷后,民事訴訟主體責任承擔者是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邀約能否成為商業秘密
2021-01-28沒有主債務可以約定抵押嗎
2020-11-24給私人干活受傷誰承擔
2020-12-04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預抵押登記有優先受償權嗎
2021-01-28配偶成為法定繼承人需滿足什么
2020-12-21新農村建設必須拆除老舊房嗎
2020-12-29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30機動車交通事故致人身傷亡 四種特殊情形保險公司可免責
2020-11-16分清一般代理和全權代理
2020-11-13非經營性土地出讓交出讓金嗎
2021-02-01土地出讓年限有什么規定
2021-03-102020年住改非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0-12-11辦理拆遷房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