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人合同履行不能能解除合同嗎?
履行不能又稱“給付不能”,是指債務人由于某種原因,事實上已不可能履行債務。履行不能使債的目的客觀上無法實現,因而導致債務消滅或轉化為損害賠償之債,債權人無法請求繼續履行。
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如下:
1、自始履行不能的有效合同,不能是否可歸責于債務的事由,債務人均應承擔違約責任,但應免除債務人的實際履行責任;債權人可依法解除合同,請求賠償損失。此外,若違約人的行為構成犯罪,違約人依法還應承擔刑事責任。
2、因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致使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債務人應免除實際履行責任,但應承擔違約責任;債權人可依法解除合同,并請求賠償損失。
3、因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而致一時履行不能,待不能原因清除以后,債務人應履行原債務,并承擔違約責任,但此時履行不得違反《合同法》第110條規定。
4、因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而致合同履行不能,債務人可解除不能履行部分的實際履行責任,對能履行的部分仍應繼續履行,但不得違反《合同法》第110條的規定,并同時承擔違約責任;若部分履行不能致使債權人訂約目的不能實現,債權人可解除合同,并請求賠償損失。
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許多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原因有諸多方面,其結局均是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合同不能履行。我國合同法第60條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在我國市場經濟形成過程中,人們越來越注重誠實信用并貫徹于各自的交易行為中。于是,在合同不能履行情況下,不為履行的一方便擔負起通知的義務,及時告知對方合同不能履行的事實和原因,甚至在合同中也約定了這樣的通知義務。但是,不履行方履行了通知義務,是否就符合法律誠實信用的原則,就可以免責?顯然不能一概而論。尤其由于過錯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的一方僅履行通知義務并預約因此免除責任,不僅不能免除責任,其行為與誠實信用也有背道而馳和規避法律的嫌疑。
所以,如果債務人在合同履行不能的時候,是可以解除合同的,并且請求賠償一定的損失的。在工作中,合同履行不能的情況還是有挺多方面的,所以我們在債務人解除合同的時候,要注意是否是因為合同履行不能情況下解除的。
合同違約方能否主張解除合同
解除合同通知對方拒收怎么辦
解除合同律師函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一般保證期限
2021-01-21什么是商業匯票轉貼現?
2020-12-10公司怎么注銷
2021-03-022020婚前財產協議怎么寫,婚前財產協議有效嗎
2020-11-27交通事故認定書幾天出來
2021-01-18房產解押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0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2-14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行政訴訟不配合法院執行財產會不會坐牢
2021-03-21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保險公司不理賠如何起訴
2021-03-14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一條有什么內容
2021-02-24弱體
2021-03-13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什么分配
2021-01-21農村征地,怎么才能拿到合理補償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