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人合同履行不能能解除合同嗎?
履行不能又稱“給付不能”,是指債務人由于某種原因,事實上已不可能履行債務。履行不能使債的目的客觀上無法實現,因而導致債務消滅或轉化為損害賠償之債,債權人無法請求繼續履行。
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如下:
1、自始履行不能的有效合同,不能是否可歸責于債務的事由,債務人均應承擔違約責任,但應免除債務人的實際履行責任;債權人可依法解除合同,請求賠償損失。此外,若違約人的行為構成犯罪,違約人依法還應承擔刑事責任。
2、因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致使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債務人應免除實際履行責任,但應承擔違約責任;債權人可依法解除合同,并請求賠償損失。
3、因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而致一時履行不能,待不能原因清除以后,債務人應履行原債務,并承擔違約責任,但此時履行不得違反《合同法》第110條規定。
4、因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而致合同履行不能,債務人可解除不能履行部分的實際履行責任,對能履行的部分仍應繼續履行,但不得違反《合同法》第110條的規定,并同時承擔違約責任;若部分履行不能致使債權人訂約目的不能實現,債權人可解除合同,并請求賠償損失。
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許多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原因有諸多方面,其結局均是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合同不能履行。我國合同法第60條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霸谖覈袌鼋洕纬蛇^程中,人們越來越注重誠實信用并貫徹于各自的交易行為中。于是,在合同不能履行情況下,不為履行的一方便擔負起通知的義務,及時告知對方合同不能履行的事實和原因,甚至在合同中也約定了這樣的通知義務。但是,不履行方履行了通知義務,是否就符合法律誠實信用的原則,就可以免責?顯然不能一概而論。尤其由于過錯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的一方僅履行通知義務并預約因此免除責任,不僅不能免除責任,其行為與誠實信用也有背道而馳和規避法律的嫌疑。
所以,如果債務人在合同履行不能的時候,是可以解除合同的,并且請求賠償一定的損失的。在工作中,合同履行不能的情況還是有挺多方面的,所以我們在債務人解除合同的時候,要注意是否是因為合同履行不能情況下解除的。
合同違約方能否主張解除合同
解除合同通知對方拒收怎么辦
解除合同律師函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的權利
2021-02-02一個合同可以同時有兩個乙方嗎
2021-03-24棚戶區改造項目中的模擬拆遷什么意思
2020-11-13非訴訟法律業務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9當事人自行解決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6解除婚姻關系有哪些途徑
2021-01-25監護人要負刑事責任嗎
2020-12-04軍人離婚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公有住房轉讓手續有哪些
2020-11-30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發生勞動爭議的公司注銷會造成訴訟變化嗎
2021-03-16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交通意外撞死人保險怎么賠償
2020-11-13保險理陪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7承包林地有林權證嗎
2021-01-18城鎮居民是否可以土地流轉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