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如何認定
中國法律規定,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或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精神病人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被人民法院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根據他健康恢復的狀況,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宣告他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根據《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23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其監護人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并且(一)(二)(三)(四)(五)的順序視為監護人的順序。
二、法定代理的特點
(1)法定代理產生的依據是法律的直接規定。委托代理中,代理人的代理權是由委托人通過委托授權而產生的,而法定代理權的產生是不以當事人的個人意志為條件的,而是直接源于法律的規定。
(2)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權限范圍也是由法律規定的,而且一般都屬于普通代理或全權代理,沒有代理權限范圍的特殊限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權限則取決于委托授權書的規定,既可以是全權代理,也可以是特別代理,代理人只能在委托人授權的范圍內代理委托人進行法律行為。
(3)法定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之間往往存在某種特定的血緣或親緣關系,這種特定的血緣或親緣關系正是法定代理產生的基礎。實踐中,最常見的法定代理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父母作為其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配偶一方作為其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對方的法定代理人;成年的兄、姐作為其未成年的弟、妹的法定代理人;職務代理中的代理人。
(4)法定代理的宗旨在于保證無行為能力和限制行為能力人能夠通過代理行為順利地參加民事活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它主要是為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而設立的代理方式。
(5)法定代理都是無償的。
?
綜上所述,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因其年齡或者智力的限制,在日常民事活動中沒辦法像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一樣完全獨立自主地做決定,因此民法設定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來幫助他們處理超出他們能力范圍內的事,同時也可以保障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合法利益免受不法侵害和不必要的損失。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什么?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殺人如何認定?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防止醫療事故
2021-02-28雇傭關系人身損害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1-18工傷認定過期了怎么打官司
2021-01-15中國涉外婚姻法律法規
2021-02-08商標還在公示期可以轉讓嗎
2020-12-13網上投訴能撤銷嗎
2021-01-17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中國不負有送達義務的情形
2021-01-08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境外人員國內購房政策有哪些調整,外籍人士購房條件又有哪些
2021-01-15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資質轉讓嗎
2021-02-11停薪留職員工還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試用期離職扣除成本培訓費違法嗎
2020-11-14用人單位在節日當天要求加班怎么算工資
2021-03-092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2-21“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產品責任的成立要具備哪些要件
2021-02-1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應該找誰賠付房屋意外受到的損失
2021-03-05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