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必須具備以下條款:
1.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是主要負責人的姓名;
2.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居民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3.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4.工作時間以及休息休假。我國目前主要有三種工作時間制度,
①標準工作時間制度(每天工作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不超過44小時,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②不定時工作時間制度(沒有固定工作時間限制,只要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③綜合計算工作時間制度(以月、季、年等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但其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準工作時間基本相同)
企業除執行標準工作時間制度外,其它工作時間制度均需要報勞動保障部門審批,沒有審批的視為無效。
5.勞動合同期限。合同期限主要分為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完成一定工作任憑為期限,若是臨時性工作的人,勞動合同中必須得明確。如果沒有明確期限應該視為無固定期限。無論簽定時間為1年、2年還是3年,都必須有起止日期。
6.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工作內容比如從事的崗位,具體負責內容。
工作地點比如合同中約定了工作地點在北京,之后單位要把員工調到深圳,員工可以不接受,因為合同中已經約定好工作地點,企業單方面變更屬于用人單位違約。
7.勞動報酬。勞動報酬應明確的寫在勞動合同中。還需要明確加班費的計算基數、獎金、津貼、補貼的數額以及支付時間、支付方式等。
8.社保。國家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五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8.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有些特殊行業,比如有毒有害、高溫高壓這些行業,或從事像機械類的、海上作業、航空等比較危險的職業,此條規定是非常重要。
9.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二、欠缺法定必備條款的法律后果
法定必備條款是屬于一般性的強制性規定,而非效力性的強制性規定,通過規定法定必備條款使勞動合同條款規范化、固定化,從而指導和督促當事人簽訂較為完整的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上面列舉的這些必要條款,不過并沒有規定缺少一些必要條款,就會認定該合同無效,只是若該勞動合同缺少一部分必要條款,會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發生法律上的結果,特別是若缺少必要條款的合同是用人單位方提供的,那么合同的內容會維護用人單位的利益最大化,這樣對于勞動者來說是不公平的。但若用人單位沒有在合同中約定其法定的義務內容,比如繳納社保,提供必要的安全生產條件等,那么該合同就涉嫌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而被認定為無效。但若對缺少的內容雙方約定可后續簽訂的,可另行補充。總的來說,勞動關系是以勞動事實行為作為前提的,如果勞動合同確認無效,之前發生的勞動事實仍是有效的,勞動者可以獲得相關的報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學校玩耍造成骨折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30人事爭議的組織機構有什么
2020-11-15分手協議如何寫
2020-12-10請律師打官司怎樣付費
2020-11-22公司預審到備案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13域名商標的保護期限是多少年
2020-12-18公車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3-06交通事故賠償技巧有哪些
2021-03-23交通死亡事故最高賠償多少錢
2020-12-21表見代理與職務行為如何區分
2020-11-15怎樣確定婚內債務各自承擔
2020-11-2665歲老人房子還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2-22租賃合同中簽訂長期如何界定
2020-11-21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到哪些組織申請調解
2020-12-04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