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反附隨義務可以解除合同嗎?
不可以,一般認為違反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構成不完全履行,應承擔違約責任。
附隨義務是指合同關系發展過程中及合同關系終止后的一定時期,依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所應負擔的給付義務以外的義務。附隨義務的理論基礎來源于誠實信用原則,確立附隨義務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關系、強化對債權人的保護、維護社會秩序穩定及完善合同法立法與理論。附隨義務內容隨合同關系發展而有不同的體現,基于附隨義務發生階段的不同,違反附隨義務的法律后果也不同。
二、附隨義務的特征
1、附隨義務具有從屬性。由于附隨義務的存在價值主要是使債權人的利益得到更好的實現,所以,在合同關系中附隨義務居于從屬地位。它是隨著當事人締約、履約和履約后關系的建立、存續而產生和發展的。當事人只履行給付義務而不履行附隨義務,債權人的合同利益可能無法圓滿實現,但是,當事人不履行給付義務而僅僅履行附隨義務,對于合同目的的實現將可能毫無意義。
2、附隨義務具有不確定性。一般而言,合同義務分為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兩種,而且這些義務在合同成立之初就已經被確定。但是,附隨義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并非自始確定,而是隨著合同關系的進行,視具體情況要求當事人遵守一定的義務,以維護對方當事人的利益。換言之,附隨義務不受合同種類和性質的限制,即無論任何類型的合同均可發生附隨義務。此外,附隨義務也不受合同是否有效存在的制約,在簽約前、簽約中和履約后的所有階段都可能發生。
3、附隨義務具有法定性。合同法屬于私法范疇,合同法中的大多數條款均屬于任意性規范,當事人在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前提下,可以在契約自由原則的框架內自主決定合同內容,合同中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的設定具有任意性;而附隨義務則是基于誠實信用原則產生的,即使當事人雙方在訂立合同時沒有約定,也不影響該種義務的存在,而且,此類義務一般情況下當事人也無權廢止。
三、哪些情況下可以解除合同?
我國的《合同法》規定,當某些法律規定的情形發生時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這就是合同的法定解除。法定解除,指合同生效后,沒有履行或者未履行完畢前,當事人在法律規定的解除條件出現時,行使解除權而使合同關系消滅。
《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定了合同解除法定條件,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綜合上面所說的,附隨義務不是屬于主要的條款,但此義務只要一旦產生就需要雙方履行,只要違反了此條款同樣也會承擔法律的責任;而不能要求解除合同不然自己承擔的責任將會更重,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要按合同法的條款來進行辦理。
當事人違反附隨義務是違約嗎
附隨義務是合同履行全過程的嗎
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業廠房租賃合同
2021-02-01交通事故的傷殘鑒定程序
2020-12-21在國外結婚可以在中國領結婚證嗎
2021-01-27小額民事訴訟可以不開庭直接判決嗎?
2020-12-04交通事故應由誰管轄
2020-12-12冤假錯案國家賠償標準及時間是怎樣的
2021-03-20轉繼承份額該怎么計算
2021-02-16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購房要做好的細節有哪些
2020-11-22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2020年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
2020-12-14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試用期正常離職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