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示交付物權轉移生效的要件是什么?
指示交付物權轉移生效的要件是物權發生了變動,指示交付物權成立的時間是通知到達第三人時物權發生變動。根據《物權法》第二章第二節第二十三條的規定, 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根據《物權法》第二章第二節第二十六條的規定, 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依法占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
指示交付的成立須具備兩個條件:
1、是當事人須有轉讓所有權的合同。
2、是讓與人應當將所有權轉讓的事實通知標的物的實際占有人。特點是買賣在前,交付在后,他人交付。
二、民法總則關于物權的規定
第一百一十四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
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第一百一十五條 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一十六條 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第一百一十七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三、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1、物權法定原則。 物權法第五條規定:“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就是這一原則的體現。這一原則要求物權的類型、各類物權的內容、效力,以及創設的方式,都由法律直接規定,不能由當事人任意創設。
2、公示、公信原則。公示的方法除了法律另有規定外,就是到特定的國家機關進行登記。
3、物權平等保護原則。 “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這是一個立法理念的進步,也是對憲法規定的公民財產權利的民法化和有力確認。“私人”與國家、集體、其他權利人并列相提。
綜合上面所說的,指示交付就是屬于標的物讓第三人以代為轉交,從而達到標的物進行實際交付;但第三人必須要返回相關的證明材料這樣才能轉交成功,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一定要協商好,從而訂立相應的協議,只有雙方簽字才能保障各自的權益。
指示交付的標的物滅失由誰承擔責任
簡易交付與占有改定、指示交付的區別是什么?
占有改定規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字體侵權按什么賠償
2020-12-10出國留學生怎樣結婚
2020-12-15限制民事行為人消費行為是否可撤銷
2020-12-17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05借用資質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1-21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4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法律規定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04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
2020-12-16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提車保險有哪些
2021-03-14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否解除合同?
2021-02-04村委會是不是確認土地承包無效的主體
2021-02-09回遷地辦理土地轉讓的費用是多少
2021-03-26拆遷令下達后的訴訟期是多久
2020-11-09廠房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14宅基地拆遷補償款如何計算
2021-01-14涉及拆遷的租房合同怎么寫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