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平等原則
《合同法》第3條規定:“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平等原則是指地位平等的合同當事人,在權利義務對等的基礎上,經充分協商達成一致,以實現互利互惠的經濟利益目的的原則。這一原則包括三方面內容:
(1)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在法律上,合同當事人是平等主體,沒有高低、從屬之分,不存在命令者與被命令者、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這意味著不論所有制性質,也不問單位大小和經濟實力的強弱,其地位都是平等的。
(2)合同中的權利義務對等。所謂“對等”,是指享有權利,同時就應承擔義務,而且,彼此的權利、義務是相應的。這要求當事人所取得財產、勞務或工作成果與其履行的義務大體相當;要求一方不得無償占有另一方的財產,侵犯他人權益;要求禁止平調和無償調撥。
(3)合同當事人必須就合同條款充分協商,取得一致,合同才能成立。合同是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結果,是在互利互惠基礎上充分表達各自的意見,并就合同條款取得一致后達成的協議。
2.自愿原則
自愿原則是合同法的重要基本原則,合同當事人通過協商,自愿決定和告訴相互權利義務關系。
3.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作為合同法的基本原則,其意義和作用是:公平原則是社會公德的體現,符合商業道德的要求。將公平原則作為合同當事人的行為準則,可以防止當事人濫用權力,有得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和平衡當事人之間的利益。
4.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作用原則要求當事人在訂立、履行合同,以及合同終止后的全過程中,都要誠實,講信用,相互協作。
5.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原則
遵守法律,尊重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是合同法的重要基本原則。
合同可以說在現實生活、工作中使用的是非常多的,能夠叫得出名字的合同,就包括勞動合同、借款合同、買賣合同、贈與合同、租賃合同、承包合同、居間合同等等,雖然不同的合同特征不一樣,但在訂立合同的時候,必須都是要遵循上述合同的基本原則。
合同法關于違約金標準
合同法是民法還是商法?商法與民法的區別有哪些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中涉及財產損失如何認定
2020-11-09計算機軟件訴訟包括哪幾類
2020-12-09誰有權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0-12-20抵押登記在債務履行期滿多久有效
2020-12-28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擔保提存的給付條件
2021-02-02人事入職交錢合法嗎
2021-01-12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4s店說幫買保險但沒買不計免賠怎么辦
2021-03-22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保險利益原則的目的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1拆遷時土地出讓與劃撥有區別嗎
2021-01-24土地出讓金和土地使用稅有什么區別
2020-11-17爸媽的房子拆遷女兒有權分嗎
2021-02-18拆遷安置房屋一般分為哪幾種
2020-12-01拆遷安置房如何過戶到子女
2020-12-09拆遷安置房的房產證如何辦理
2021-02-17拆遷商鋪房租怎么賠償
2020-11-26拆遷可以通過哪些方式進行補償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