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會覺得在簽訂合同之后,合同也就成立了。但實際上這是一個誤區。那么根據法律的規定,如何確定合同的成立時間呢?對于合同當事人來說,合同一經成立是否就能生效?這關系到合同的效力,也是很多合同當事人都比較關心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本文將一一為您揭曉答案,希望能夠為您答疑解惑。
一、如何確定合同的成立時間
由于合同訂立方式的不同,合同成立的時間也有不同:
1、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這是大部分合同成立的時間標準。
2、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如雙方當事人未同時在合同書上簽字或蓋章,則以當事人中最后一方簽字或蓋章的時間為合同的成立時間。
3、當事人采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要求在合同成立之前簽訂確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
對于第2、3種情況要注意一點:如果當事人未采用法律要求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書面形式、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或者當事人沒有在合同書上簽字蓋章的,只要一方當事人履行了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合同仍然成立。
二、合同一經成立是否就能生效?
1、合同生效以合同成立為提前,合同不成立就無所謂生效。反之,一個合同生效了,意味著它已經成立了。
2、合同成立并不意味著合同生效。合同成立后是否生效,主要分以下幾種情況:
(1)大多數合同成立即生效,也就是說合同成立與合同生效是在同一時間;
(2)合同成立后永遠不生效,即無效合同;
(3)合同成立后處理效力待定狀態,是否生效要看合成立時缺乏的生效要件后來能否得到補正;合同成立后并不立即生效,只有完成了應當辦理的批準、登記手續后地生效。
3、如果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某一類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手續才生效的,則此時批準、登記手續為該合同的生效要件。未予辦理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未生效。但注意,只要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辦理了批準、登記手續的,人民法院就應當認定該合同已生效。
以上為您介紹了有關“合同的成立時間怎么確定”以及“合同一經成立是否就能生效”等問題具體情況。從以上內容中我們知道,合同并不是一經成立就能生效的,也就是合同成立了不代表合同就能生效,在某些情形下,合同的效力可能是待定的甚至是無效的。因此,如果您想讓合同發生法律效力,在簽訂合同時,要注意相關的法律問題,比如簽訂合同的手段與方式、合同約定的內容等等。在簽訂合同的過程中,如果您有何疑問,建議您咨詢合同糾紛方面的專家律師。
合同訂立的原則有幾種
合同不成立的情形有哪些
訂立合同時候會出現哪些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權質押辦理手續
2021-01-10買到三無產品怎么投訴
2021-03-08涉外離婚訴訟管轄權怎么確定
2020-11-20戶籍證明能否證明婚姻關系
2021-02-15監事會主席能連任嗎
2021-02-03雙方合伙公司財產怎么分配
2021-03-12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規定
2020-12-01買地皮土地使用證是一定需要的嗎
2021-03-14境外人員國內購房政策有哪些調整,外籍人士購房條件又有哪些
2021-01-15法院判贈與房產無效契稅可以退嗎
2021-01-29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分別是什么
2020-11-08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材料有哪些
2021-03-23壽險中的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呢
2021-03-05搶救傷者非醫保用藥費用商業險公司是否應予理賠
2021-03-11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工人在廠里受傷已買保險還需賠償嗎
2021-01-15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購買車險中商業車險怎么計算
2020-12-05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的幾點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