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招投標過程中,招標方會向有投標意向的單位和個人發放招標書,這屬于要約邀請。日常生活中,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都屬于這一類。而在合同法某些條款中,規定了要約的構成要件,那么,什么叫要約邀請的要約的區別?下面我們一起通過本文了解下。
一、什么叫要約邀請和要約的區別?
要約和要約邀請的區別在于:
1、要約是當事人自己主動愿意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以訂立合同為直接的目的;要約邀請是當事人希望對方主動向自己提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要約必須包括將來可能訂立的合同的主要的內容,要約中含有當事人表示愿意接受要約約束的意思,而要約邀請則不含有當事人接受約束的意思。
3、要約大多數是針對特定的相對人的,故要約往往采用對話方式和信函的方式,而要約邀請一般針對不特定的相對人的,故往往通過電視、報刊等媒介手段。
要約和要約邀請的區分,是審判實踐中的疑難問題。按合同法第14條,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按此規定,要約在性質上是一種意思表示,其內容是邀請對方和自己訂立合同。但僅僅邀請對方和自己訂立合同尚不足以成為要約。要約是以和對方訂立合同為目的、向對方開列欲訂立的合同條款并等待對方接受的法律行為。
二、要約邀請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要約邀請是事實行為還是意思表示,至今還存在著對立的觀點。有的學者指出,要約邀請性質上為事實行為,而非意思表示。要約邀請不是一種意思表示,而是一種事實行為,也就是說,要約邀請是當事人訂立合同的預備行為,在發出要約邀請時,當事人仍然處于訂約的準備階段。還有的學者將要約與要約邀請作出比較:要約是旨在訂立合同的有法律意義的意思表示行為,行為人在法律上須承擔責任;而要約邀請則是當事人訂立合同的預備行為,行為人無須承擔責任。
如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但商品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則視為要約。因為要約邀請只是作出希望別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因此,要約邀請可以向不特定的任何人發出,也不需要在要約邀請中詳細表示,無論對于發出邀請人還是接受邀請人,都沒有約束力。
通過上面這篇短文,小編給大家分析了什么叫要約邀請及和要約的區別。從法律效力來看,要約比要約邀請要強一些,分析兩者的區別,主要可以從行為人的主觀意向入手。如果行為人以和對方簽訂合同為目的,就屬于要約。而行為人希望對方邀請自己的,則可以認定為要約邀請。
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幾種
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單方終止委托合同,會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歷造假單位是否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1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如何處理?
2020-11-18勞動法解雇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9法人變更執行董事是否也要變更
2021-02-14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對P2P平臺有哪些影響
2021-01-12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和欠款利息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8如果交通事故肇事逃逸需要拘留嗎
2021-03-26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8條罰款多少
2021-02-18做精神司法鑒定多少錢
2021-03-26投資商業地產需謹慎,從五大注意中學如何保護自己
2021-03-07經濟違法會被沒收住房嗎
2021-03-11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勞動糾紛追討時間是多久
2021-03-10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7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0-12-16保險糾紛非訴和解案
2021-02-03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