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期購銷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長期購銷合同的訴訟時效是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1、短期時效。短期時效指訴訟時效不滿兩年的時效。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被損壞的。”
2、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提出訴訟或仲裁的訴訟時效是4年
3、長期訴訟時效。長期訴訟時效是指訴訟時效在兩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訴訟時效。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
1、起訴。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承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一)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二)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三)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關于購銷合同的訴訟時效,這個還是要結合的購銷合同的具體內容的,因為有的時候可能就是國內企業跟國外企業形成的這種長期的購銷合作關系。涉及到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話,訴訟時效就不是三年了。但買賣合同糾紛盡早處理對雙方都有利。
購銷合同印花稅怎么算
購銷合同格式范本是怎樣的?
購銷合同印花稅稅率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司法鑒定輕傷分幾級,具體有哪些內容
2021-01-03建筑工人意外身亡要不要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1贍養費能訴前提前支付嗎
2021-02-28被保全的財產還能質押嗎
2021-03-05經濟適用房抵押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6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離職員工有年終獎嗎
2021-02-04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保險公司墊付方式是什么
2021-03-23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車子劃痕沒拍照保險公司給修嗎
2021-03-06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0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報告編報規則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