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陽西縣律師 南山區律師 安吉縣律師 太康縣律師 五蓮縣律師 夏津縣律師 蘭山區律師
民法是保障公民合法權利的法律之一,它主要保障的是公民的民事權利。我們在生活中的一般性民事訴訟中,經常應用到民法,這是最貼近我們生活的法律法規。那么,在憲法指導原則下訂立,民法的基本原則是什么呢?
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
一、平等原則
平等原則是由民法調整的市民社會關系的平等性決定的,是指民事主體的法律地位平等及適用法律的平等和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法律平等地位,是指權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權利能力平等(相同),法人有與其自身活動相應的權利能力(不相同),法律地位也是平等的。適用法律平等是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保護是指法律對民事主體的保護規定是相同的,適用法律時不能區別對待,是由法律地位平等,適用法律平等決定的。
二、自愿原則
自愿是指在民事活動中體現當事人的意志,排除他人強迫,欺詐及其他不當影響和壓力自己作主。這一原則也是由市民關系的平等性決定的。我國民法的自愿原則主要表現為合同自由、婚姻自由、遺囑自由。
三、遵守社會公共道德原則
社會公共道德,就是廣大市民公認的道德準則,與共產主義道德有區別。調整市民社會關系的民法,必然以市民的公共道德為準則。這是由道德和法律的一致性決定的。民法與市民道德精神一致,民事立法、執法、適用法律均不能違背公共道德。在法無規定的情況下,道德可以成為民法的淵源,成為解決法律糾紛的依據。
四、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按照誠實不欺、信守諾言的道德準則平衡當事人之間及當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的原則。
此項原則要求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實事求是,自覺履行義務,也賦予法官一種解釋法律及法律行為的裁量權,即以一個誠實信用人的理解進行解釋。
五、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權利濫用,是指民事主體在行使權利時超出權利本身的目的和社會所容許的界線。此種行為是違法的,故為法律所禁止。
行使權利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專以侵害他人為目的,以絕小瑕疵拒絕對方給付,違背權利目的等,均為法律所禁止。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民法的基本原則的相關知識的整理,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結合學理解釋,可將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概括為,平等原則,自愿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民法的基本原則是民事立法的準則,是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的基本準則,也是法院解釋法律、研究民法的出發點。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危險駕駛罪司法解釋
合同法是民法還是商法?商法與民法的區別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簽訂后不履行怎么辦
2020-12-12產品責任糾紛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6非法辦老年培訓班如何處罰
2021-03-05支票背書不連續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202020刑事拘留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5簽訂合同包括哪些條款
2021-01-16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有何區別
2021-01-04撫養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2020-12-22偽造父母死亡證明過戶是否違法,房屋過戶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5雇傭關系買保險嗎
2021-03-01拼裝的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兩大基本原則
2021-03-19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失業保險基金情況是誰監督
2020-11-13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
2020-12-31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是什么意思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