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保人是否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辯權
擔保人不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辯權。
先履行抗辯權行使
行使先履行抗辯權,表現為當事人在履行期屆至時,拒絕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這種拒絕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可以表述為“保留自己的給付”,也可以表述為“中止履行合同義務”。行使履行抗辯權,是否需要向對方作明確的意思表示是否應當及時通知另一方,應區別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規則。
第一,當因對方不履行合同義務而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時候,可以不通知對方。因為不通知對方,不會因為未通知而給對方造成危害。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表現,是屆期不履行債務,此時應推定在先履行的一方了解另一方是在行使自己的對抗權利。行使先履行抗辯權而未通知另一方并不構成合同責任。這不同于行使不安抗辯權。行使不安抗辯權的一方當事人要及時通知另一方當事人。
因為,行使不安抗辯權的一方,是依照合同或法律負有先履行義務的方當事人。通知對方,使對方有一舉證的機會或能及時采取減損措施。對于行使先履行抗辯權者來說,負有后履行的義務,對方負有先履行的義務。負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因故不能履行,應當通知負有后履行義務的一方。如果負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沒有一履行義務而要求另一方履行,后者應當將拒絕的意思明確通知對方。當然,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一方也可以主動通知對方,要求其實際履行合同。
第二,當負有一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的履行有重大瑕疵時,或只履行一部分時,依誠實信用原則,另一方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應當通知對方,給對方舉證、解釋、改正的機會,防止損失的擴大。因為,在先履行的一方,有時可能不了解自己履行的效果。比如,合同約定甲方1月2日發貨,乙方3月1日付款。乙方在收到貨物時,發現貨物與合同約定嚴重不符,他可以在履行期屆至時,拒絕付款,同時通知對方,對方可以及時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先履行抗辯權消滅
先履行抗辯權依存于合同的履行效力,不可能永久存續。當先期違約人糾正違約,使合同的履行趨于正常,滿足或基本滿足另一方的履行利益時,先履行抗辯權消滅。行使履行抗辯權的一方應當及時恢復履行,否則構成違約責任。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無效果時,可根據法定條件通知對方解除合同。合同解除,視合同自始無履行效力,使依合同產生的先履行抗辯權消滅。合同撤銷,履行效力消滅,也無履行抗辯權可言。合同無效,無履行效力,不產生先履行抗辯權,但可產生權利不成立或消滅的抗辯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商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區別在哪兒
2021-03-20什么情況下擔保人不能拒絕承擔責任
2020-12-13被財產保全后能否也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1車輛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14監外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29父母離異后誰是監護人
2020-11-20辦案機關需要外國協助送達傳票的怎么辦
2020-11-12快遞被他人拿走誰負責
2021-03-01房屋抵押登記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8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如何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
2020-12-22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法律對保險合同的變更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6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什么叫地下保單
2021-03-18擅自轉讓保險車輛 發生事故無權索賠
2021-02-21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狀元紅兩全保險
2021-02-11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05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該補償多少錢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