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我們在參加工作時都有簽署勞動合同,有固定與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是為了約束我們的行為和作風,同時也是為了保障雙方的合法權益。有很多人有這樣的疑惑,當勞動合同到期后我們是否能拿到經濟補償呢?如果可以那么合同到期賠償基準上限是多少呢?
合同到期賠償基準上限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根據以上《勞動合同法》規定,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時是有上限的,上限為十二年,也就是最多12個月的補償金。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金應以勞動者實際月工資為基準,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來計算;若勞動者工作不滿十二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這里的“工資”不僅包括基本工資,還應包括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具體規定為:
(1)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2)勞動者實際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區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一個月工資標準)按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3)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
關于經濟補償金的上限問題。勞動者工資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三倍的,經濟補償支付年限不得超過十二年,此時經濟補償金的上限為勞動者工資x12,低于三倍的,沒有上限。
無論我們是否能拿到賠償金,是否有合同到期賠償基準上限,我們都應當在工作時努力工作,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為企業創造價值。同時你對一個企業來說是有價值的,那么企業在合同到期后也會給予你相對應的回報。必要的是,每個人都要學會以法律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禁止做知法犯法的行為。
勞動合同到期未續簽有補償嗎
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怎么處理
勞動法合同到期不續簽賠償2020有哪些相關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合并債權人有何權利
2020-11-13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辦
2020-12-12買賣婚姻女方單方離婚怎么離
2021-02-03男方出軌女方提出離婚,能否要求賠償
2020-12-09工傷贍養費老人可以領多久
2021-03-13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銀行按揭貸款購房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2-27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決定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3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保險車輛出險后理賠的基本步驟是什么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