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借條人與領款人不一致時,誰是借款人
借款時借條不能代替收條,開了借條并不等于借款已經交付,借款交付應當另有收條、銀行憑證等證明。誰是借款人需要結合案件具體分析。
在訴訟中,甲、丙的觀點正好相反。甲認為丙是借款人,因為借款合同(即借條)是丙簽訂的,乙只是丙的代理人,是受丙指派跟甲去取錢的,錢給了乙也就視為給了丙,因此應當由丙償還借款。丙則認為,借款事宜是乙與甲聯系的,只是讓丙幫忙擔保,寫借條時,是甲和乙要求丙以借款人在打印好的借條上簽名,甲既沒有將借款交給自己,也未當自己的面將借款交給乙,故借條并未生效,即使甲確實已將借款交給乙,那也是甲和乙之間的關系,和丙無關;況且,乙已經承認向甲借了40000元,甲就更沒有理由要求丙還款了。
法院判決:
法院認為,雖然丙認為自己只是受乙之托,以借款人名義簽署借條,但丙也承認,甲明確要求以丙作為借款人才同意借款,而丙也接受了甲的這一要求。可見甲、丙雙方的借貸意思表示是真實、自愿的。故從丙出具借條的行為,可以認定甲、丙雙方之間存在的借款合同成立。丙還辯稱自己并沒有收到甲給付的借款,但乙提供的情況說明已經承認了乙當晚收到甲給付的40000元借款。乙與丙是兄弟關系,而且是當晚一同去向甲借款,簽署借條是兩人都在場,三人都明知乙跟隨甲去ATM機上所取款項性質就是借條上所寫的借款,故應認定為借款已經實際交付40000元。
至于其余20000元是否交付,法院認為應當由甲提供證據證明,但甲并沒有讓乙另外再寫收據,也沒有提供從ATM機上共計取款60000元的憑證,故無法證明另外20000元已經交付。
綜上,法院對原告甲要求被告丙還款借款40000元的請求予以支持,對其余不能認定的20000元不予支持。
提示:
通過本案的判決,再次提醒我們注意,借款時借條不能代替收條,開了借條并不等于借款已經交付,借款交付應當另有收條、銀行憑證等證明,或者至少在借條上注明“本借條簽署即確認已收到借款,不另開收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自離公司不開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1-01-07合伙人違反合伙協議的,應當依法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31財產保全可凍結配偶的嗎
2021-02-09夫妻共同房屋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1-01-01法律規定離婚證據與婚外情證據有哪些
2021-03-07沒有戶口本不能領結婚證有哪些招兒
2021-01-17家有“悍妻”施家暴,該怎么辦
2021-02-22房子在訴訟當中可以抵押嗎
2020-12-10如何預防校園性侵事件的發生
2021-02-27九年義務教育學生摔倒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5學生在學校感染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5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成立小型勞務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7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勞動糾紛案件申訴流程
2020-12-06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0-11-19飛機延誤8小時賠償標準
2021-01-17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肇事罰單保險公司報銷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