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借條人與領款人不一致時,誰是借款人
借款時借條不能代替收條,開了借條并不等于借款已經交付,借款交付應當另有收條、銀行憑證等證明。誰是借款人需要結合案件具體分析。
在訴訟中,甲、丙的觀點正好相反。甲認為丙是借款人,因為借款合同(即借條)是丙簽訂的,乙只是丙的代理人,是受丙指派跟甲去取錢的,錢給了乙也就視為給了丙,因此應當由丙償還借款。丙則認為,借款事宜是乙與甲聯系的,只是讓丙幫忙擔保,寫借條時,是甲和乙要求丙以借款人在打印好的借條上簽名,甲既沒有將借款交給自己,也未當自己的面將借款交給乙,故借條并未生效,即使甲確實已將借款交給乙,那也是甲和乙之間的關系,和丙無關;況且,乙已經承認向甲借了40000元,甲就更沒有理由要求丙還款了。
法院判決:
法院認為,雖然丙認為自己只是受乙之托,以借款人名義簽署借條,但丙也承認,甲明確要求以丙作為借款人才同意借款,而丙也接受了甲的這一要求。可見甲、丙雙方的借貸意思表示是真實、自愿的。故從丙出具借條的行為,可以認定甲、丙雙方之間存在的借款合同成立。丙還辯稱自己并沒有收到甲給付的借款,但乙提供的情況說明已經承認了乙當晚收到甲給付的40000元借款。乙與丙是兄弟關系,而且是當晚一同去向甲借款,簽署借條是兩人都在場,三人都明知乙跟隨甲去ATM機上所取款項性質就是借條上所寫的借款,故應認定為借款已經實際交付40000元。
至于其余20000元是否交付,法院認為應當由甲提供證據證明,但甲并沒有讓乙另外再寫收據,也沒有提供從ATM機上共計取款60000元的憑證,故無法證明另外20000元已經交付。
綜上,法院對原告甲要求被告丙還款借款40000元的請求予以支持,對其余不能認定的20000元不予支持。
提示:
通過本案的判決,再次提醒我們注意,借款時借條不能代替收條,開了借條并不等于借款已經交付,借款交付應當另有收條、銀行憑證等證明,或者至少在借條上注明“本借條簽署即確認已收到借款,不另開收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全責對方跑了算逃逸嗎
2020-11-14三方協議只有兩方簽字是否生效
2020-11-18網絡侵權如何賠償
2021-02-23沒離婚不讓看孩子違法嗎
2020-11-15虛假離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7交通事故導致舊病發作怎么賠償
2021-01-12離婚證據如何收集
2020-12-02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祖父對未成年孫子恨鐵不成鋼,可以撤回贈與的房子嗎
2020-12-10房屋中介費可要求退還嗎
2020-12-20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解除競業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承諾包括哪些
2020-12-25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