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是指在診療護理工作中,因醫務人員診療護理過失,直接造成病員死亡、殘廢、組織器官損傷導致功能障礙的后果等。據此,醫療事故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
1、主體是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
2、有違法醫療行為即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的行為;
3、有主觀過失;
4、造成人身損害的危害結果;
5、醫療行為與患者人身損害間具有因果關系。
【非醫療事故責任】
按此界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非法行醫、醫用產品侵權、故意行為等造成的患者人身損害則不構成醫療事故;或者雖然有過失但尚未造成患者明顯的人身損害后果的也不構成醫療事故。《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于醫療事故:
(一)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緊急醫學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醫療活動中由于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
(三)在現有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四)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后果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非事故醫療損害主要以過錯責任為歸責原則,某些特殊情況下適用無過錯原則。需要注意的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九條規定:“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這一規定因為與民法通則的規定相違背,所以依據法理應廢除。在實踐中,按該條例第4條和《醫療事故分級標準》的規定,在診療護理過程中,由于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過失,未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后果的,不構成醫療事故,如果依據該條例第49條的規定,醫療機構就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按照過錯責任的構成要件來分析,如果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有違反醫療診治規定的行為,即使未造成患者明顯的人身損害,但醫療機構仍應承擔與其過錯相適應的賠償責任。
雖然不構成醫療事故,但是不能絕對排除醫療過錯的存在,有過錯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也就是說,人民法院在審理醫患糾紛案件時,對于不構成醫療事故,但是經審理能夠認定醫療機構存在民事過錯、符合民事侵權構成要件的,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等法律關于過錯責任的規定,確定醫療機構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3702201510176609
山東煒弈律師事務所
簡介:
山大法律系本科畢業,律師執業六年,擅長民事糾紛的處理,處理過多起民事糾紛案件,獲得委托人好評。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股權被上市公司收購了還能再上市嗎
2021-01-20債的保全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2-19假冒注冊商標罪處罰措施
2021-03-15房屋贈與的步驟有哪些
2020-12-17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不同意離婚答辯狀
2020-12-21合同債權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24外嫁女戶口遷出還有宅基地繼承權嗎
2020-12-21無故減薪算辭退嗎
2021-03-13學生精神失常是學校的責任嗎
2021-01-15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政府的集資房能否買賣呢
2020-12-13開發商一房二賣怎么處理
2020-11-20勞動關系的概念
2020-12-29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空難死亡賠償金是否屬于遺產
2020-11-18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免責條款不說明保險事故就不免責
2021-02-10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