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事故的技術時間規定有哪些
(一)一般情況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時效。《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據此,醫療事故鑒定的時效為一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損害結果發生后一年。如果患者死亡的,為死亡后一年內應當提出鑒定申請;如損害結果在多年后發現,自發現后起算一年,但超過20年的法院將不保護,鑒定亦沒有實質意義。
(二)進行尸檢時的申請期限。在患者死亡的情況下,進行尸檢查明死亡原因是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前提!但尸體要保存患者死亡時物理、化學之狀態參數受氣候環境等因素影響殊大,故不能不有所時間限制。《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具備尸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尸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并簽字。尸檢應當由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相應資格的機構和病理解剖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承擔尸檢任務的機構和病理解剖專業技術人員有進行尸檢的義務。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可以請法醫病理學人員參加尸檢,也可以委派代表觀察尸檢過程。拒絕或者拖延尸檢,超過規定時間,影響對死因判定的,由拒絕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擔責任。”要注意的是進行尸檢時的申請期限是不變期間,切不可逾越,否則由拒絕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擔責任。
(三)再次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期限。《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十二條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醫療機構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
二、醫療事故鑒定要準備哪些材料
醫療機構提交的有關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材料應當包括住院患者的病例記錄、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會診意見、上級醫師查房記錄等病例資料原件;住院患者的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等病歷資料原件;封存保留的輸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藥物等實物,或者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對這些物品、實物做出的檢驗報告;與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有關的其他材料。此外,在醫療機構建有病歷檔案的門診、急診患者,其病歷資料由醫療機構提供;沒有在醫療機構建有病歷檔案的,由患者提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工傷賠償標準
2021-03-24股權質押必須全部股東出面嗎
2020-12-19夫妻財產損害該不該賠
2021-02-01國家賠償案件的收費標準
2020-12-23父母干涉子女人身自由犯法嗎
2021-03-06看房交押金還會給退嗎
2021-01-25違反約定一房多賣,一房多賣構成犯罪嗎
2021-02-06競業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什么是互碰自賠,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3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快速理賠需要報警嗎
2020-11-30保險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3-13死亡事故理賠流程
2021-01-24關于承包權能否繼承”的問題
2021-03-02土地轉讓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31私自出售閑散土地怎么處理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