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合同違約責任 解除勞動合同 合同法違約責任 合同詐騙罪 陰陽合同 欠款合同 合同補充協議
個人借款需要和對方簽訂合同,保證能夠準時的還款。但是難免會出現借款之后還不上款的情況。所以我國法律也有關于這方面的規定。陳述了違約之后應當承擔的責任。那么個人借款合同違約責任都有什么?
個人借款合同違約責任都有什么
1、依照《合同法》規定,借款合同明確規定還款期限的,借款人應在約定的期限內按約定的還款方式償還借款,借款合同未明確約定還款期限的,當事人可以先就還款期限進行協商,如不能達成協議,處理上應按合同的內容或性質或交易習慣來確定還款期限。否則借款人可以隨時償還借款,貸款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借款人償還借款。但應注意給予履行義務一方適當的合理期限,所以貸款人要求借款人償還借款的,應先向借款人發出還款催告,給借款人一定的還款期限。
2、獲取利息是貸款主體的權利,因此,借款人的另一項主要義務是向貸款人支付利息。借款人不僅應按約定的數額支付利息,而且應在約定的期限支付利息。此外,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未明確約定利息的,依《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規定,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利息的,約定的利率不得超過國家的限制規定,否則借款人有權不按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當當事人的約定高于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那么,超過國家限制規定部分的利息就不受法律保護。 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款案件的若干問題》中對此有明確規定,民間借款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超過此限的利息不受法律保護。
3、借款人不按約定用途使用借款是一種違約行為,會損害貸款人的利益。如金融貸款合同中,某些貸款是根據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國家的信貸政策、國家的產業政策發放的,如果借款人不按借款約定用途使用借款,將使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流于形式,最終影響經濟安全和國家經濟政策的貫徹落實,同時也可能造成部分產業投資過熱,影響金融運作。因此,法律明確規定,借款人不按約定使用借款,給貸款人造成損失的應予以賠償。同時,貸款人還可以停止發放貸款、提前收回貸款或解除合同,體現了不同于自然人借款合同的強制性。
從上述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對于個人借款有著相當嚴格的法律規定。個人借款合同違約責任需要承擔。也就是說,一旦借款人違反了合同中的規定,那么就要受到制裁,必須自己承擔合同違約的責任。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鐵嶺律師。
合同違約金條款怎么規定的
如何避免違約風險?
合同違約的免責條件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財產侵權訴訟時效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05當股東權利受侵害時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25計算機應用程序可否獲得專利
2021-02-14申請先予執行該怎么擔保?
2021-02-08取保候審最快幾天放人
2020-12-31限制消費令下達多久會生效
2021-02-24拆借資金借據
2021-01-02法官上街 宣講家庭暴力案例
2021-01-24交通事故賠償款一直不下來怎么辦
2020-12-09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25離婚后再進行結婚登記要離婚證嗎
2020-12-24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飛機延誤后起飛前還可以購買航班延誤險嗎
2021-01-15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沒有保險合同逃逸是否免責
2021-02-13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關于熊孩子小區內刮花車案件分析
2021-03-15保險公司欺詐銷售如何維權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