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很多人會疑問附隨義務是合同履行全過程的嗎?首先我們要對合同履行過程中的附隨義務有所了解。附隨義務,作為民法理論的新興內容,被學者普遍認可。但并不是大眾和非專業人士完全了解的知識。下面就由律霸網的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
一、附隨義務的概念
附隨義務,作為民法理論的新興內容,盡管學者們對其理解各有出入,但是達成的基本共識是:附隨義務是在法律無明文規定,當事人之間亦無明確約定的情況下,為了確保合同目的的實現并維護對方當事人的利益——主要是人身和財產利益,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依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所承擔的作為或不作為的義務。這表明附隨義務以當事人之間的合同關系為前提,以誠實信用原則為依據,其目的在于確保合同目的的實現,并維護合同當事人的利益;其內容也并非自合同關系之始就已確定,而是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隨著合同關系的進展逐步得以確立的。
二、附隨義務與其他義務的區別
債之關系的核心在于給付,給付具有不同的意義和功能。除給付義務外,債之關系上尚有先合同義務、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后合同義務及不真正義務。附隨義務的真正含義需與其相近的概念中比較,方得獲知。
(一)與給付義務的區別
給付義務分為主給付義務和從給付義務。所謂主給付義務是指債之關系上固有、必備,并用以決定債之關系類型的基本義務。例如,在買賣合同中,出賣人應交付其物及移轉其所有權之義務,買受人應支付價金之義務,均屬主給付義務。從給付義務,是不具有獨立的意義,僅具有補助主給付義務義務的功能,其存在目的,不在于決定合同的類型,而在于確保債權人的利益能夠獲得最大的滿足的義務。
附隨義務與主給付義務的區別有三:
(1)主給付義務自始確定,并決定合同類型。附隨義務則是隨著合同關系的發展而不斷形成的。它在任何合同關系中均可發生,不受特定合同類型的限制。
(2)主給付義務構成雙務合同的對待給付,一方在對方未為對待給付前,得拒絕自己的給付,附隨義務原則上不屬于對待給付,不能發生同時履行抗辯權。
(3)不履行給付義務,債權人得解除合同。反之,不履行附隨義務,債權人原則上不得解除合同,但可就其所受損害,依不完全履行的規定請求損害賠償。當然,有些合同上的義務,究竟屬于給付義務還是附隨義務尚有爭論。
附隨義務與從給付義務存在爭論,德國通說認為,應以可否獨立以訴請求履行為判斷標準加以區別。可以獨立以訴請求的義務為從給付義務。有人稱之為獨立的附隨義務。不得獨立以訴請求的義務而附隨義務,有人稱這為不獨立的附隨義務。如,甲賣車給乙,甲交付車輛并辦理過戶手續為主給付義務,提交必要文件(如行駛證、保險書等)為從給付義務,告之該車的特殊危險性為附隨義務。但有時判斷某義務為從給付義務或附隨義務并不容易,如,出賣人對物品的使用說明是從給付義務還是附隨義務,貨物需方受領貨物是從給付義務還是附隨義務就存在爭論。一般認為前例義務人所負義務為附隨義務,后例為從給付義務[4].
(二)附隨義務與先合同、后合同義務的區別
《合同法》第42、43條規定了先合同義務,第92條規定了后合同義務,第60條規定了合同履行過程的附隨義務,法條的詳細規定為準確區分三者,提供了條件。雖然先合同義務、后合同義務和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皆派生于誠實信用原則,抽象出合同締結、履行、消滅三個階段當事人始終應當照顧、保護相對方人身、財產利益的共性,但是三者之間的差異仍很明顯。
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義務的功能不同。先合同義務、后合同義務的功能主要在于保護相對人的人身財產上的利益。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除了承擔這一功能,還具有輔助實現債權人的給付利益的功能。
第二,義務違反后的責任類型不同。違反先合同義務,承擔締約過失責任,該責任已成為不同于侵權責任、也區別于違約責任的一種獨立責任。違反后合同義務,與違反合同義務后果相同,當事人依據合同法原則,承擔債務不履行的責任[5].《合同法》第107條的對“合同義務”違反而承擔違約責任的規定,亦適用于對合同履行中附隨義務的違反,所以對附隨義務的違反承擔責任的性質應為違約責任。
(三)附隨義務與不真正義務
所謂不真正合同義務是指合同相對人雖不得請求義務人履行,義務人違反也不會發生損害賠償責任,而僅使負擔此義務者遭受權利減損或喪失后果的義務,理論上也稱間接義務。《合同法》上為受害人規定的不真正義務主要就是減輕損害的義務,簡稱減損義務。減損義務所指的損害是指受害人自己的損害,對這種義務的違反不得讓義務人賠償他人損害,而是使其自負損害,與一般法定義務違反的后果頗不相同,所以才稱為“不真正義務”。如《合同法》第119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二者的區別主要在于,附隨義務是向對方所承擔的義務,違反該義務應向對方承擔責任;而不真正義務并非是向對方承擔的義務,違反該義務亦不會產生向對方擔責的情況,只是自我遭受不利益。
三、違反附隨義務的法律責任
違反附隨義務,適用《合同法》第107條關于違約責任的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四、結論
?
依據附隨義務的概念、附隨義務與其他義務的區別、違反附隨義務的法律責任,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附隨義務是伴隨合同履行全過程的。且我國合同法有明文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附隨義務是合同履行全過程的嗎?上文所述已經大致解決了此類問題了,小編在此提醒隨附義務必須履行,否則便是違約了,要承擔責任。因此在簽訂合同時務必看清,了解清楚隨附義務,以免出現違約。如果出現隨附義務的糾紛和違約,最好向律師咨詢后再做判斷決定。
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酒后駕車逃逸怎么處理
2021-01-19企業變更后員工合同怎么辦
2020-11-18破壞軍婚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2同時有兩個違法主體如何處罰
2021-01-18民事訴訟律師費最新標準
2021-01-01什么是法律上的男女平等
2021-01-03房屋抵押后可以設置居住權嗎
2021-01-06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入職要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0-12-27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是什么
2021-02-15雇主責任險保險合同
2020-12-15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2021-02-10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固定資產保險費如何計算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