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二審法官會換人嗎
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開庭審理的,審判人員是不同的,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原一審人員要回避。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四條?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一百六十九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民事訴訟二審判決生效時間
我國法律對一審判決生效很明確,自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為上訴期,過15日未上訴的判決就生效。而二審判決作為終審判決,并沒有上訴期,二審判決何時算生效沒有明文。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規定,“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也就是人民法院在庭審結束后另定日期宣告判決的,宣判后立即發給判決書。”但司法實踐中,由于地域或時間等原因,定期宣判的,法院并不一定都專門安排開庭宣讀裁判文書,而是通知當事人領取判決書或送達當事人。這樣就會出現判決書上的日期與送達日期不同,當事人不能同時簽收判決書的情況。可這樣一來,生效日期究竟按什么時間起算呢?
“法律沒有規定,雙方送達之日起生效,或者最后一個人送達之日起生效。
目前我國的法律僅規定二審判決是生效判決,并沒有明確具體的生效時間。那么在司法實踐中,主要有三種不同的觀點:
1、二審判決作出之日生效;
2、二審判決宣判之日生效;
3、二審判決送達之日生效。
那么,由于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很容易引起糾紛。“應盡快出臺司法解釋,對二審判決何時生效做出明確的規定,以避免出現爭議。”一般是以判決書的送達之日起生效的。?判決書送達的方式:直接送達、留置送達、委托送達、郵寄送達、轉交送達。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開庭審理的,審判人員是不同的,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原一審人員要回避。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接受公司安排可以勞動仲裁嗎
2021-03-01涉外撫養管轄
2021-01-14因民事糾紛打架致人輕傷會有什么嚴重后果
2021-01-16外國投資者可以投資負面清單中禁止領域嗎
2021-01-07注冊資金可以是資產嗎
2020-12-28支票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8假釋考驗期多久
2020-11-20吸毒又販毒怎么判
2020-12-09不發工資找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5沒通過監護人私自帶走孩子違法嗎
2020-12-14競業協議補償金標準
2020-12-01口頭合同提前終止可以嗎
2021-02-03二手房交易注意事項
2020-12-07房產中介能能否索要中介費
2020-12-29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單位蓋的集資房是什么性質
2021-02-11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