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署名權
著作權作為一種無形財產權,是一種極為復雜的民事權利,客觀上已經成為最復雜、最深奧的法學分科之一。而署名權便是這種復雜民事權利中最基本的權利。
署名權的主體與客體
署名權的主體。署名權主體是作者,但作者不等同于創作作者的自然人。根據中國著作權法的第11條、第17條的規定,作者有三種情形:第一,創作作品的自然人;第二,被視為作者的法人或非法人單位;第三,由委托合同明確約定而取得作者身份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作者這一概念也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廣義的作者不僅包括一切文學、藝術、音樂、戲劇或科學作品的創作者,而且也包括表演者、錄音、錄像制作或廣播組織;狹義的作者僅包括進行文學藝術、音樂或戲劇作品的創作人。因此,哪些人可以成為作者要由各國法律甚至國際公約來規定。另外,署名權與著作權主體也是兩上不同的概念,這是因為作者并不等同于著作權主體。著作權包含有多種權利,其主體情況復雜,作者僅是著作權基本主體之一。除了作者之外,著作權主體還包括繼承人、國際組織等。署名權可以獨立于著作權其他權利而成為作者單獨享有,故署名權主體并不等同于著作權主體。
署名權的客體,主要有“作品說”與“人格利益說”兩種。同意“人格利益說”。因為按照通說,人格權所要維護的是某種人格利益,署名權雖然屬于民法上的人格權而不屬于身份權,其理所當然應以某種利益為客體。這種客體是什么呢?應是“作者與作品的聯系”,具體地講就是作者對自我身份的公開進行控制。這體現了作者對其身份是隱瞞還是公開以及隱瞞或公開方式程度的意志自由隱私利益。
行使限制
權利的行使應受限制,這是現代民法的基本要求之一。盡管法律沒有規定,在有些情況下,署名權的行使也應受到限制。如某作者在作品出版前決定不在作品上署名或署上一種姓名,在書稿印成后又要求署名或改變署名,除非出版社愿意接受,否則作者的要求就難以實現。再如,有些作品已經多次使用后,使用者難以表示出原作者姓名,如經多次演繹的作品,即可不指出其姓名。
署名權也是我們的一項基本的權利,代表我們的自身利益與名譽,所以我們在日常使用時一定要謹慎,對于一些我們不確定的東西,我們一定要認真閱讀其中的內容,防止上當受騙。如果您問題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損害賠償無過錯方如何舉證
2020-12-21傷殘評定前應準備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19擅自向社會發布農作物病蟲害預報或者災情信息怎么處罰
2021-01-21與港澳臺同胞結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1哪些房產案件人民法院不受理
2021-03-23失信企業房產還能提供抵押擔保嗎
2021-02-17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準則是什么
2020-11-24住宅小區內發生車禍責任怎么劃分
2020-11-19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車輛超載保險賠付嗎
2021-03-16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車輛沒買保險被撞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15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無責賠償引發保險糾紛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