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人責任制度是怎樣的
1.公司成立后發起人對第三人的責任
(1)公司設立過程中第三人范圍的界定。公司設立過程中的第三人有以下幾種類型:第一,在公司設立過程中與作為設立中*司機關的公司發起人進行交易的合同債權人。公司在設立過程中,為了設立事務的順利進行需要簽訂一系列的契約,如租賃契約、雇傭契約等。第二,在公司設立過程中由于公司發起人的設立行為而受到損害的侵權之債的債權人。第三,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設立時的認股人。在公司設立中,當認股人認購股份后,他就成為設立中*司這一無權利能力社團的社員。在公司成立后,認股人與發起人同時成為公司的股東。因此照理而論,認股人在設立中*司及成立后公司中處于與公司發起人在形式上類似的地位,而不是處于與債權人類似的第三人的地位。然而,認股人在公司設立過程中并沒有掌握公司發起人所掌握的對公司設立事務的控制優勢與信息優勢。與發起人相比,認股人依然處于一個弱勢地位。因此為了保障認股人的合法利益,激勵其投資于公司的熱情,公司法賦予其第三人的地位而加以特別保護,這一點在公司設立失敗的情況下尤為明顯。
(2)發起人對第三人契約債務的連帶責任。發起人的債務連帶責任是指公司發起人在公司成立之后就公司設立過程中產生的債務對債權人負擔連帶責任。對于此種責任的理解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此債務由公司設立的必要行為而引起。若非由于設立公司的必要,甚至是公司發起人為了自己的私利而與他人進行的交易,成立后的公司則不予認可而由做出此行為的發起人自己承擔責任。然而什么行為屬于公司設立的必要行為呢?依一般之認識,凡法律上、經濟上屬于公司設立所必需的行為均可認為是公司設立的必要行為。如發起人租賃發起事務的籌備處,認股書及其他文件的印刷,根據法律規定而聘請資產評估師等。但在公司設立過程中所進行的開業準備行為是否屬于公司設立的必要行為呢?一般學者認為開業準備行為乃是為了公司成立后開始營業而所為的行為,如購買原材料,雇傭工人等。這些行為并不屬于公司設立的必要行為,因為公司設立的目的乃是為了使公司獲得法人之資格,而公司的營業是公司成立之后所進行的活動。然而對于此行為究竟是否可以歸為設立行為的范疇仍有爭論,我國臺灣地區的司法判例就表明了與學者不同的觀點
第二,此責任為成立后的公司與公司發起人的共同連帶責任。本來根據設立中*司與成立后公司的“同一體”說,作為設立中*司機關的發起人所為的公司設立行為可以視為成立后公司的行為,而由此所產生的責任也自然由成立后的公司負擔。但是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維護交易安全,在公司成立之后仍由公司發起人與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3)發起人對第三人侵權的連帶責任。侵權連帶責任是指,發起人在公司設立過程中實施公司設立行為,違反法律法規而致第三人損害時,與成立后的公司一起對第三人負連帶賠償責任。對于此責任亦應注意:
第一,對第三人的損害須產生于公司發起人執行公司設立事務的過程中,若發起人的致害行為不屬于公司設立行為,則由公司發起人自己對侵權行為負責。
第二,對第三人的損害行為應符合民法上侵權行為的一般要件。第三,此責任由公司發起人與成立后的公司連帶承擔,這與上述債務連帶責任相同。
(4)發起人對認股人的責任。在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設立的情況下,公司發起人還須履行證券法上所規定的義務。從根本上說,公司發起人應根據證券法“公開、公平、公正”三原則的規定,真實、準確、及時、完整地進行信息披露。如發起人不得有虛假、詐欺,或致人誤認的行為,發起人要公開招股說明書,并保證招股說明書所記載事項的真實、準確、完整,若公司發起人不能履行或不能充分履行上述義務,則在公司成立后仍須向善良認股人承擔賠償責任。
2.公司設立失敗時發起人的責任
公司設立失敗是指公司因種種原因而不能成立的情形。公司設立失敗的直接結果是作為無權利能力社團的設立中的公司不復存在。然而,在公司設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諸多的權利義務關系,那么公司設立失敗后,這些權利義務由誰來承受呢?當設立中的公司不復存在后,發起人作為設立中*司的一個機關的地位也隨之而去了,此時,發起人之間就僅存在著由于簽訂發起人協議或章程所形成的合伙關系。因此,當公司設立失敗時,發起人承擔責任的基本原則是:發起人為發起行為所產生的后果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具體如下:
(1)公司發起人對設立行為的債務和費用負連帶責任。
(2)公司發起人對認股人已繳納的股款,負返還股款并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的連帶責任。理論而言,認股人在交納股款后已成為設立中*司這一無權利能力社團的社員,當公司設立失敗后,本應僅分得公司清償債務后的剩余財產,但公司法為了加強對認股人的保護而把其置于與債權人相同的第三人的地位。所以當公司設立失敗時,認股人仍可要求返還股款并加算利息。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是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的處理
2021-03-09轉租合同糾紛案代理詞
2020-11-13“購房協議”可當買賣合同履行
2020-11-21什么是文字商標
2021-01-06車輛事故沒結案能年檢嗎
2021-01-01交通事故可否異地起訴
2020-12-08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銀行可以申請債務人財產保全嗎
2020-11-16不得擔任商業銀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
2021-01-09挪用公款 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7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離職工傷員工的后續治療費誰付
2021-03-22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皮革制品是否屬于保險范圍
2020-12-28保險公估及保險公估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3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