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簽了勞動合同沒交社保怎么處理?
員工與用工單位產生勞動關系,不管是否簽署勞動合同,都應為其辦理社保,不辦理社保屬違法行為,用人單位應承擔相應的法律風險。這個時候員工要做的其實很簡單:爭取維權。《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二、處理方法
1.可自主離職
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參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不需受提前30天的限制,更不用批準,可立馬走人。
2.可獲取經濟補償
員工以上條理由離職時,用人單位應當向其支付經濟補償(參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參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3.可主張雙倍工資
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如公司不做補償,可申請勞動仲裁,員工需保存好工作證、工資條等可證明與單位存在用工關系的證據以備舉證;如公司違法解除合同,需承擔賠償金,賠償金額標準為經濟補償的兩倍;若存在克扣工資的情況,還應足額補完應獲薪資(有加班情況還應補足加班工資),當然不管哪一種方式,用人單位都應為員工補交社保。
我國法律上明確規定了社保屬于勞動者的基本權利,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后,必須按照國家法律規定的相關標準來為勞動者購買社保情況,如果用人單位違反相關合同規定不購買社保的,則構成了違法行為,勞動者可以依據法律規定進行維權。
簽了勞動合同不交社保是否合法?
沒有勞動合同不交社保怎么辦
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四級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2020-11-14裁員常識
2021-01-19行政案件立案技巧和方法
2021-01-26黑社會性質有組織犯罪的構成要件
2021-02-25哪些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負擔
2021-02-13起訴離婚程序步驟詳解
2021-01-15傷殘鑒定多久能下來
2020-12-24婚姻糾紛一方不同意能離婚嗎
2020-11-10婚內協議書需要公證嗎
2021-03-05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保險公司是否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得賠償主體
2021-03-03深圳一女子墜橋身亡,能獲人身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14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提供發票原件才會理賠嗎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