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80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1債權轉讓通知的價值
合同法設立債權轉讓的立法本意是及時解決經濟糾紛、鼓勵交易、促進經濟的快速流轉。合同法第80條規定“通知”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尊重債權人對其權利的行使,另一方面維護經濟秩序的相對穩定,以債務人得到債權轉讓的通知的時間為分界點,確認債務人應當履行其償債義務的對象,確保履行義務的明確有序。
2通知的國外立法例
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交易,各國法律均允許債權人轉讓債權。對于債權轉讓制度中對“通知”的規定,有三種立法例。一是自由主義。債權人轉讓債權,不必征得債務人的同意,也不必通知債務人。德國、美國采用此種形式。以《德國民法典》為典型,它規定債權轉讓僅債權人與受讓人之間達成合同即生效,債權立即轉移于受讓人,[4]即債權轉讓不以通知債務人為必要,債務人通過其他途徑知悉轉讓的,則債務人必須向受讓人履行。二是債務人同意主義。債權的轉讓必須經債務人的同意才能生效。此種立法由于對債權轉讓制度設立了嚴格的限制,使得債權轉讓制度存在的價值難以體現,基本沒有國家所采用。三是通知主義。債權人轉讓債權,不必征得債務人的同意,但必須將債權轉讓的事實通知債務人,對債務人有約束力。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契約法都采取必須通知主義這一方式。如法國、日本。在此種模式下,債權基于原債權人和受讓人之間的合意而發生轉讓,但此種轉讓未將轉讓的事實通知債務人時,對債務人不生效力。[5]通知主義模式既尊重了債權人處分其權利的自由,又照顧了債務人的利益,較為合理。我國《合同法》第80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可見,我國立法采用此方式。
3通知的主體
債權轉讓非經對債務人的通知,對債務人不生效力,或者說受讓人無法向債務人主張,是各國立法之通例。但是否債權人與受讓人均可進行通知,各國立法則有所不同。根據我國臺灣地區所謂“民法”第297條規定,債權人、受讓人似乎均可通知。例第297條第2款規定:“受讓人將讓與人所立之讓與字據提示于債務人者,與通知有同一之效力。”
我國《合同法》第八十條規定:“債權人轉讓債權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睂ζ渲型ㄖ爸黧w”應當如何理解,在實踐中也產生了一定的分歧。一種意見認為,只能由債權人進行通知;另一種意見認為,債權人和受讓人作為債權轉讓協議的當事人,均可進行“通知”。先行《合同法》確實沒有規定只有債權人才能成為通知主體,筆者認為這不是由于法律條文不夠嚴謹,而是由于行使將債權轉讓的客觀事實通知債務人的權利,使債權轉讓的結果通過通知行為這一條件事實的成立,對債務人發生法律效力,沒有規定必須由債權人進行通知的必要,也就是說受讓人可以對債務人為債權轉讓的通知,并且可以對債務人發生法律效力。認為“債權人必須將債權轉讓的事實通知債務人,受讓人只有在債權人履行通知義務后,才和債務人存在債權債務關系”的觀點是沒有法律根據。原因在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畢健根律師,畢健根,男,大學本科學歷,法學學 士學位。先后取得張家口學院醫學專業、北京大學心理學專業、河北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多專業學歷證書。現任河北耀鼎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專職律師。 畢律師篤行正義,愛好廣泛,少年就立志律師職業,參加工作后長期研修法律專業知識,通過司法考試即辭去優厚的待遇,從事專職律師工作。因擁有較強專業知識背景和豐富的工作經驗,加之具有極強的表達、溝通能力及獨到的邏輯分析能力和執行力,參加工作以來,先后從事過醫療衛生、企業生產管理、文化宣傳、市場營銷策劃以及企業高層管理工作,有著多領域的實踐歷練,并先后在文化 傳播公司、大型礦業公司及房地產公司擔任總經理助理、行政總監、執行副總經理、法律顧問等多崗位工作,具備豐富的人力資源知識和優秀的團隊管理能力。律師執業以來在訴訟方面擅長刑事案件的取保、辯護及處理各類公司合同糾紛,房地產建筑工程類糾紛及醫療糾紛、勞動爭議等案件。先后承辦了“李某涉嫌3800萬詐騙檢察院不予批捕取保案、林某涉嫌合同詐騙檢察院不予批捕取保后公安撤銷案件案,并成功辯護過黃某故意殺人案、王某聚眾沖擊國家機關案、宮某妨害公務案。
生活垃圾分類標志新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個人出租房屋可以申請代開專票嗎
2021-03-01工傷勞動仲裁步驟是什么
2020-12-05安全生產法規定從業人員有權拒絕什么
2021-01-19學生入學后是否監護權轉移到學校
2020-11-26新拆遷條例終結暴力拆遷
2020-12-10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9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1-09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員工自動離職是否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3-11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車輛剮蹭對方全責走保險流程什么樣
2021-01-30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旅游購買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1-03-26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什么意思
2021-02-21住宅樓能做土地出讓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