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政協非信息公開行政機關
首先,申請的信息應當是“政府信息”。所謂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制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信息。政府信息應當是行政機關記錄或保存,申請人應當向行政機關申請,向其他機關申請則不符合規定,如人大、法院、政協等就不是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的信息公開義務機關。
其次,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應當具備生產、生活、科研需要。政府信息的公開分為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主動公開的事項在《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九條作出了明確規定:
(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
(二)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
(三)反映本行政機關機構設置、職能、辦事程序等情況的;
(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除主動公開之外的就是需要依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要求申請人應當與所申請的信息具有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否則可能因不具備利害關系無法獲取相關信息。
行政機關須在15個工作日答復
第三,申請政府信息公開也要符合法定的申請形式。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條的規定,申請人應當寫明姓名或者名稱、聯系方式,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內容描述,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可以采用書面或口頭方式,也可以采用數據電文的方式。
最后,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行政機關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后,能夠當場答復的,應當當場予以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如果行政機關超過法定期限沒有作出答復,申請人可以選擇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方式尋求救濟。
隨著信息公開申請數量的增加,在實踐中,出現部分申請人將信息公開與其他業務相混淆的情況。最常見的是申請人以信息公開名義進行信訪投訴或業務咨詢。為此,行政機關收到申請人申請后,應首先甄別判斷,排除不屬于信息公開的申請。事實上,信息公開與信訪、業務咨詢無論是概念還是處理方式、救濟途徑等均存在明顯差別。信息公開是指申請人向行政機關申請公開該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制作或獲取的信息。該信息是已經生成的現有信息,行政機關無須重新加工、制作,公開的形式是提供復印件或其他適當形式。如認為行政機關信息公開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申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而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采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政府或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對信訪事項,行政機關應當調查核實,并書面反饋信訪人。對信訪處理不服的,信訪人可以向上一級機關申請復查直至復核,但不能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業務咨詢則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行政機關了解、請教業務問題,詢問、征求對業務的對策和建議。行政機關如就業務咨詢問題出具答復意見的,屬于行政指導行為,對當事人不具強制力且不直接產生法律效果,當事人不能因此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一是申請主體資格問題。《條例》規定,申請人“根據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申請獲取政府信息?!秶鴦赵恨k公廳關于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行政機關對申請人申請公開與本人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無關的政府信息,可以不予提供”?!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政府信息公開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被告以政府信息與申請人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無關為由不予提供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原告對特殊需要事由作出說明”;“不能合理說明申請獲取政府信息系根據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被告據此不予提供,且已經履行法定告知或說明理由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鄙鲜鲆幎?,為行政機關對信息公開申請是否屬申請人“特殊需要”進行審查提供了依據。但由于《條例》在申請人提交材料上并未規定“特殊需要”證明材料,因此,在實踐中容易引起爭議的,是申請人應就“特殊需要”作何種程度的舉證問題。
政府公開信息對我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我們要憑借這些信息來了解國家的政策和相關的規定,以便于我們在今后的活動中更好的做出決策。工程承包方的職能喲很多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單方解除權何時生效
2021-01-20開成人用品店需要什么證件
2021-01-15如何保護照片版權
2020-12-19兩個人合作的發明創造誰有申請權
2021-01-22原產地標記與地理標志有哪些異同
2020-11-25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城市與農村標準各是多少
2021-02-28如何確定交通事故受訴法院
2021-02-042020年山東省各市消費者投訴協會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1-14訂婚之后男方要退婚怎么辦
2021-02-17離婚孩子共同撫養怎么撫養
2020-12-19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交易失敗是否還交中介費
2021-01-22房產證抵押給銀行可以轉賣嗎
2020-12-13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是否有補償呢
2021-02-12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