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公開、公平和公正原則。(1)公開。行政許可法明確規定,規范行政許可的規范性文件必須公開,未經公布的規范性文件不得作為實施行政許可的依據;行政許可的事項、范圍和條件應當公開;行政許可的過程應當公開。(2)公平、公正。即在設定和實施行政許可過程中,應當公平、公正,不得給予一些人特權或者給予一些人輕視,同樣條件和情況必須同樣對待。
3、便民原則。按照這一原則,要求行政機關盡量減少或者合并行政許可的中間環節;縮短行政許可各個環節的時限及行政許可的全過程時限;降低申請材料的復雜性,盡量為申請材料訂立簡明的標準格式;盡量減少申請人所接洽的行政部門數量,申請材料在各個部門之間的流轉工作盡可能地由行政機關復雜完成;盡量減少行政許可中的收費數額。
4、當事人程序性權利保護原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享有陳述權、申辯權;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其合法權益因行政機關違法實施行政許可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要求賠償。
同時,行政許可法中還規定了許多對申請人有利的條款。例如,第27條規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不得向申請人提出購買指定商品,接受有償服務等不正當要求;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辦理行政許可,不得索取或者收受申請人的財物,不得謀取其他利益;第38條第2款規定,行政機關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決定的,應當說明理由,并告知申請人依法享有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第50條第2款規定,行政機關應當根據被許可人的申請,在該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前作出是否準予延續的決定,逾期未作決定的,視為準予延續。
5、信賴保護原則。政府行使行政權力的基礎固然在于其權力來源的正當性和合法,而政府行使權力的有效性和權威則基于政府的公信力。政府行使權力的公信力則基于其行使權力的確定力。出爾反爾的政府,政策上朝三暮四的政府,不可能具有公信力。這樣的政府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實施法律,推行政策,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因此,行政許可法第8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受法律保護,行政機關不得擅自改變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行政許可決定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修改或者廢止,或者準予行政許可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的,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機關可以變更或者撤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由此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6、禁止隨意轉讓原則。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申請人取得行政許可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同時經過行政機關的嚴格審查,方可取得一定的行政許可。而如果允許申請人在取得行政許可以后隨意地進行轉讓,不利于行政許可制度的實施,失去行政許可的意義。因此,只能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和條件下,行政許可才可以轉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人不向行紀人支付報酬該怎樣處理
2021-02-16立約定金可以退嗎
2020-12-15借款人是債權人還是債務人
2020-12-19在車禍中死亡要賠償多少
2021-01-08撤銷訴訟保全申請書格式
2021-03-24城管強制拆除違建程序是什么
2021-03-04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2-28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哪些情形勞動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嗎
2021-03-22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湖南省疫情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2021-02-13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1-02-24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怎樣適用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2020-12-23保險合同變更必須采用的口頭的形式嗎
2020-12-25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復效
2020-11-14土地承包的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