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行政處罰定義
環境行政處分和環境行政處罰雖然都是環境行政主體所作的制裁行為,但兩者從根本上說是不同的行政制裁方式,其區別主要表現為:
1.制裁的對象不同。環境行政處罰制裁的對象是違反環境行政法律規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環境行政處分的對象僅限于環境行政主體系統內部的公務員。
2.采取的形式不同。環境行政處罰的形式有:警告、罰款、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重新安裝或使用、責令支付消除污染費用、責令賠償國家損失等;行政處分的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和開除六種形式。
3.行為的性質不同。環境行政處罰屬于外部行政行為,以行政管轄關系為基礎;環境行政處分屬于內部行政行為,以行政隸屬關系為前提。
4.所依據的法律、法規不同。環境行政處罰依據的是有關污染防治和自然資源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如《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礦產資源法》等;環境行政處分則由有關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或公務員的法律規范調整,如《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行政監察條例》等。
5.救濟途徑不同。對環境行政處罰不服的,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環境行政相對人可申請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對于環境行政處分不服的,被處分的公務員只能向作出處分決定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或監察部門申訴。
行政處罰的主體是縣級以上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行政部門,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注意的是,這些行政主體只能實施環境法律規范規定的屬于其監督管理范圍內的行政處罰權,否則就是違法。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58條規定“在城市市區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并處罰款”。又如《土地管理法》第74條規定“因開發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鹽漬化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處罰款”。如果環境行政主管部門行使了上述公安或土地行政部門的處罰權,則主體不合法,屬違法行政。若擁有環境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或法規的授權規定,授權或委托符合法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權,則這些被授權的組織或被委托的組織也必須在法定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權,否則其處罰無效。
律霸小編提醒您,只有環境行政管理相對人實施了違反環境法律規范的行為,才能給予行政處罰,也只有環境法律規范規定必須或可以處罰的行為才可以處罰,法無明文不處罰。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到期公司解散有補償金嗎
2021-02-18劃撥用地和征收土地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商標權轉讓應該怎么做
2020-11-26商標侵權如何處罰,處罰方式有哪些
2021-01-26擔保法
2020-12-02法院辦取保開庭怎么判
2021-03-12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農村家庭贍養協議怎樣寫
2020-11-08連環購銷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9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競業限制補償金有哪些規定
2020-11-14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實習期記滿12分該怎么辦
2021-01-04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公司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相關事宜
2020-11-29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胡某訴某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9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